[发明专利]一种接入网络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15125.6 | 申请日: | 2016-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8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孙子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08 | 分类号: | H04W48/08;H04W48/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8 | 代理人: | 江崇玉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入 网络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入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手机等移动终端成为现代人的必备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用户可以使用手机连接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或者接入移动网络,以浏览网页、观看视频等。
现有技术中,用户持有两个终端(终端A与终端B),两个终端处于同一位置,且所在位置没有WIFI,终端A的套餐中可用流量比较多,终端B无法接入移动网络,或者套餐中无可用流量,如果用户想使用终端B上网,用户可以开启终端A的移动数据传输服务,并在终端A中创建便携式热点网络(使用WIFI技术创建的网络),然后将终端B接入终端A创建的便携式热点网络,这样终端B就可以上网了。一般用户为了监控套餐中流量的耗费,可以在终端中安装联网管理应用程序,对于终端中安装的某些流量耗费比较快的应用程序(如音视频播放应用程序等),用户一般会选择禁止使用移动数据传输服务,而对于WIFI则允许所有应用程序使用。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终端B接入的是终端A创建的便携式热点网络,终端B中流量耗费快的应用程序会使用终端A的流量,耗费的流量比较多,从而导致流量耗费量比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入网络的方法和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接入网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目标应用程序的待发送数据时,确定终端当前接入的网络是否为便携式热点网络;
如果所述终端当前接入的网络为便携式热点网络,则确定便携式热点网络是否为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可用网络;
如果便携式热点网络是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可用网络,则发送所述待发送数据,如果便携式热点网络不是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可用网络,则拒绝发送所述待发送数据。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终端当前接入的网络是否为便携式热点网络,包括:
根据终端当前接入的网络所属的设备的IP地址和/或MAC地址,确定所述终端当前接入的网络是否为便携式热点网络。
可选的,所述确定便携式热点网络是否为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可用网络,包括:
显示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可用网络选择列表;
检测用户选择的可用网络;
如果用户选择的可用网络中包括便携式热点网络,则确定便携式热点网络为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可用网络,如果用户选择的可用网络中不包括便携式热点网络,则确定便携式热点网络不是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可用网络。
这样,可以方便用户选择应用程序的可用网络。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当前接入的网络所属的设备在当前的数据流量统计周期内已使用的移动数据流量;
如果所述已使用的移动数据流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设置便携式热点网络不是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可用网络。
这样,可以防止移动数据流量超量。
可选的,所述拒绝发送所述待发送数据之后,还包括:
显示所述待发送数据发送失败的提示消息。
这样,可以提醒用户消息发送失败。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接入网络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目标应用程序的待发送数据时,确定终端当前接入的网络是否为便携式热点网络;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终端当前接入的网络为便携式热点网络,则确定便携式热点网络是否为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可用网络;
发送模块,用于如果便携式热点网络是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可用网络,则发送所述待发送数据,如果便携式热点网络不是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可用网络,则拒绝发送所述待发送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
根据终端当前接入的网络所属的设备的IP地址和/或MAC地址,确定所述终端当前接入的网络是否为便携式热点网络。
可选的,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显示子模块、检测子模块和确定子模块,其中:
所述显示子模块,用于显示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可用网络选择列表;
所述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用户选择的可用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151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