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专用异构石墨烯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15652.7 | 申请日: | 2016-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503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曾军堂;陈兵;王镭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C01B32/1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专用 石墨 导电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域,是一种异构石墨电极材料,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专用异构石墨烯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它主要依靠Li+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 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锂电池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相比较于其他电池而言,锂离子电池能够大规模的发展,是因其具有输出电压高、体积小高密度、无记忆效应、储存寿命长等优点。根据动力电池要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具有较高的输出电压,(2)Li+能够可逆地脱嵌,不发生或者少发生体积变化,(3)高的Li+ 扩散系数。
一般而言,在锂电池各组成部分中,正极材料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正极材料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着最终锂电池的性能指标。因此寻找新型正极材料最为重要,其将有非常广阔的开发前景和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目前用于锂电池的正极材料多选用过渡性金属氧化物或过渡金属磷酸盐(如磷酸铁锂)。过度性金属系的氧化物,由于金属原子一方面存在混合价态,另一方面不易发生歧化反应,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大都能快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是由于不同金属氧化还原反应电位不同,所以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条件差异很大;过度金属磷酸盐如磷酸铁锂具有环保、循环性好等优点,被视为发展前景很好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但是由于其大都是半导体或绝缘体,导电性能差,必须加入导电剂来改善导电性。为了改善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导电性,目前已有将石墨用于导电剂的研究,但由于粒径、形貌、表面积、分散性等影响,导致石墨的导电性能无法充分发挥;也有将石墨做成复合导电剂,形成导电网络的研究,但目前报道的复合导电剂都是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难以保证复合导电剂各组分之间的良好接触和分散,不能达到理想的导电效果。
中国专利公开(公告)号102263265A,名称为锂离子电池导电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该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导电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所述锂离子电池导电添加剂为石墨烯,为粒径分布于10nm-100μm 间的黑色粉末,是由单层-1000 层相平行或接近于平行的石墨烯片层构成的碳质材料,比表面积为50-1500m2/g,电导率为1×104-9×104S/m。其所述的导电添加剂不能形成良好的导电网络,导电性能差。
中国专利公开(公告)号104986758A,名称为一种锂电池用三维网络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该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用三维网络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该法首先将高淳膨胀石墨、阴离子型有机表面活性剂、分散剂、消泡剂和溶剂充分混合得到粘稠状少数层石墨烯浆液;加入吸液膨胀高分子材料,混合均匀得复合浆料,将复合浆料涂覆于多孔泡沫的孔洞中;最后将上述多孔泡沫材料充分碳化后,进一步处理得高纯度三维网络石墨烯粉末。该方法制备的三维网络石墨烯分散性任不是很好,将此材料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任不能充分发挥导电性。
中国专利公开(公告)号 103887511A,名称为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用复合导电剂浆料制作工艺的发明专利,该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用复合导电剂浆料制作工艺。其以PVP为分散剂,用强力超声波仪在水溶液里超声波处理不同重量比组成MWCNTs和AB的混合物,制备碳含量(包括MWCNTs和AB)为2wt%的复合导电剂悬浮液,将复合导电剂悬浮液抽滤并洗涤几次得到复合导电剂浆料,烘干成型。该方法制备的锂离子电池浆料在正极中能够形成网络结构,减轻电极极化,但该复合导电浆料只是将各组分按质量比进行的简单混合,难以保证各组分的分散性,而且容易团聚,导电效率不高。
综上所述,目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多为过渡金属氧化物或者过渡金属磷酸盐,其大多数都是半导体或者绝缘体,导电性较差,因而必须要加入导电剂来改善导电性,目前已有将石墨用于导电剂,但由于粒径、形貌、表面积、分散性等影响,导致石墨的导电性能无法充分发挥;也有将石墨做成复合导电剂,形成导电网络的研究,但目前报道的复合导电剂都是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难以保证复合导电剂各组分之间的良好接触和分散,不能达到理想的导电效果。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156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