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步相量测量单元优化配置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18133.6 | 申请日: | 2016-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08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伍双喜;吴国炳;徐衍会;宫晓珊;杨银国;钱峰;刘俊磊;段秦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黄晓庆 |
地址: | 510699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 测量 单元 优化 配置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同步相量测量单元优化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监测的冲击性负荷;
以变电站为节点、以各电压等级输电线路为支路建立地理接线图网络结构拓扑;
根据所述地理接线图网络结构拓扑确定网络中各节点的连通矩阵;所述连通矩阵包括节点与支路之间的关联矩阵、支路与节点之间的关联矩阵以及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关联矩阵;
根据所述连通矩阵获取与所述待监测冲击性负荷对应的变电站直接相连的上级变电站的数组,所述数组的元素包括变电站编号、变电站的下级冲击性负荷个数及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状态参数;
根据所述数组确定需配置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的节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同步相量测量单元优化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数组确定需配置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的节点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数组判断所述待监测的冲击性负荷是否直接与高压变电站连接、是否与已配置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的低压变电站连接、或者是否为上级高压变电站下的单独冲击性负荷;
若否,则判断所述待监测的冲击性负荷是否与其它带有冲击性负荷的低压变压站连接或者是否为低压变电站的非单独冲击性负荷;
当所述待监测的冲击性负荷与其它带有冲击性负荷的低压变压站连接或者所述待监测 冲击性负荷为低压变电站的非单独冲击性负荷时,则确定所述低压变电站对应的节点为需配置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的节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同步相量测量单元优化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连通矩阵获取与所述待监测冲击性负荷对应的变电站直接相连的上级变电站的数组,所述数组的元素包括变电站编号、变电站的下级冲击性负荷个数及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状态参数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节点的连通矩阵,所述连通矩阵包括节点与支路之间的关联矩阵、支路与节点之间的关联矩阵以及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关联矩阵;
将所述地理接线图网络结构拓扑中的节点和支路进行编号,并将每一节点对应的编号对应存储在节点数组中;
根据所述节点与支路之间的关联矩阵、支路与节点之间的关联矩阵、所述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关联矩阵以及所述节点数组,确定与所述待监测冲击性负荷对应的变电站直接相连的上级变电站的数组,所述数组的元素包括变电站编号、变电站的下级冲击性负荷个数及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状态参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同步相量测量单元优化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变电站为节点、以各电压等级输电线路为支路建立地理接线图网络结构拓扑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节点是否为非冲击负荷用户变电站或发电厂;
若是,则删除相应的节点并根据删除后的节点更新所述地理接线图网络结构拓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同步相量测量单元优化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监测的冲击性负荷的步骤包括:
获取电力系统中持续周期性冲击负荷的扰动频率;
根据所述扰动频率筛选符合预设要求的冲击负荷为待检测的冲击性负荷。
6.一种同步相量测量单元优化配置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监测的冲击性负荷;
网络建立模块,用于以变电站为节点、以各电压等级输电线路为支路建立地理接线图网络结构拓扑;
节点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地理接线图网络结构拓扑确定网络中各节点的连通矩阵;所述连通矩阵包括节点与支路之间的关联矩阵、支路与节点之间的关联矩阵以及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关联矩阵;
数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连通矩阵获取与所述待监测冲击性负荷对应的变电站直接相连的上级变电站的数组,所述数组的元素包括变电站编号、变电站的下级冲击性负荷个数及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状态参数;
配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组确定需配置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的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1813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