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向外部设备无线供电的供电设备和供电设备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20619.3 | 申请日: | 2016-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93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替地修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J50/80 | 分类号: | H02J50/80;H02J50/00;H02J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魏启学律师事务所 11398 | 代理人: | 魏启学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部设备 无线 供电 设备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向外部设备无线供电的供电设备和供电设备的控制方法。在各种实施例中,该供电设备用于无线地传输电力,所述供电设备包括:供电单元,用于输出用以向受电设备进行供电的预定频率的无线信号;通信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控制单元经由所述通信单元从所述受电设备接收数据,并且基于所述数据来控制所述供电单元的输出,以及所述控制单元检测从所述供电单元输出的所述无线信号的谐波成分的强度,并且控制所述供电单元的输出以使得所检测到的谐波成分的强度变得等于或小于预定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各方面涉及用于向外部设备进行无线供电的供电设备。
背景技术
在无线电力传输中,受电侧的受电设备的天线(受电天线)接收从输电侧的输电设备的天线(输电天线)发射来的电磁波。由此,从输电设备向受电设备传输电力。不期望输电设备在非控制状态下发射用于输送电力的电磁波。因此,通常,输电设备和受电设备在无线电力传输之前通过通信从彼此获取电力发送/接收信息,然后输电设备从天线发射根据该电力发送/接收信息所确定的电力的电力波。
在执行这种无线电力传输的情况下,需要考虑防止从输电天线发射的电力波对无意中接近的非接触式IC卡等施加诸如热等的影响。假定从输电天线发射的电力波的频率例如约为高频(HF)带内的13.56MHz。在这种情况下,配备有谐振频率约为13.56MHz的天线的非接触式IC卡可以接收到诸如该电力波所施加的热等的明显影响。此外,假定从输电天线发射的电力波的频率例如约为HF带内的6.78MHz。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无法避免针对配备有谐振频率约为13.56MHz(即,6.78MHz的两倍高)的天线的非接触式IC卡的诸如发热等的不利影响。
日本特开2006-42519论述了包括具有第一平面线圈的输电设备和具有第二平面线圈的受电设备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在该系统中,在第一平面线圈和第二平面线圈的与彼此相对的各个面相反的各个面上设置磁性片材。
日本特开平11-224822论述了用于通过使初级侧的供电线磁化来从初级侧向次级侧无线地传输电力的非接触供电设备。在该设备中,通过使高频逆 变器的输出电压波形按两个以上的阶段改变来减少流经初级侧的供电线的谐波电流。在日本特开2006-42519所论述的结构中,利用磁性片材来抑制来自线圈的不必要辐射,但没有考虑操作状态或使用状态的变化所引起的影响。在诸如电磁感应等的紧密耦合的情况下,日本特开2006-42519所论述的结构是有效的。然而,在用于传输电力的诸如磁谐振等的松散耦合的情况下,难以抑制磁场的辐射。
电力波中所包含的谐波成分还受存在于输电设备外部的设备的操作状态或使用状态的变化影响。然而,在日本特开平11-224822所论述的谐波电流抑制中没有考虑到这种影响,并且在一些情况下,无法获得其期望效果。
因此,日本特开2006-42519和日本特开平11-224822各自中所论述的结构无法降低从输电天线发射的电力波可能会对附近的非接触式IC卡施加诸如发热等的不利影响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一种供电设备,用于无线地传输电力,所述供电设备包括:供电单元,用于输出用以向受电设备进行供电的预定频率的无线信号;通信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控制单元经由所述通信单元从所述受电设备接收数据,并且基于所述数据来控制所述供电单元的输出,以及所述控制单元检测从所述供电单元输出的无线信号的谐波成分的强度,并且控制所述供电单元的输出以使得所检测到的谐波成分的强度变得等于或小于预定值。
一种供电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供电设备包括:通信单元,用于与受电设备进行通信;以及供电单元,用于输出用以向所述受电设备进行供电的预定频率的无线信号,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经由所述通信单元从所述受电设备接收数据,并且基于所述数据来控制所述供电单元的输出;检测从 所述供电单元输出的无线信号的谐波成分的强度;以及控制所述供电单元的输出,以使得所检测到的谐波成分的强度变得等于或小于预定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206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