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南北极极地光学测量防冰冻探头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20888.X | 申请日: | 2016-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829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许占堂;李彩;杨跃忠;周雯;曹文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J1/04 | 分类号: | G01J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001 | 代理人: | 刘明星 |
地址: | 51030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南北极 极地 光学 测量 冰冻 探头 | ||
1.一种用于南北极极地光学测量防冰冻探头,用于收集极地光通量,其特征在于:包括探头本体(1)、余弦集光器(2)、加热丝(3)、温度传感器(4)、第一干燥层(5)、导热缓冲层(6)和光纤;所述探头本体(1)的前端设置有所述余弦集光器(2)、以及将所述余弦集光器(2)与探头本体(1)前端相固定的前盖(7),所述探头本体(1)的后端设置有固定件(9)、以及将所述固定件(9)与探头本体(1)后端相固定的后盖(8);所述余弦集光器(2)的前部呈半球面结构,其后部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干燥层(5)覆盖在凹槽的底面且在中央位置预留有缺口(21),所述导热缓冲层(6)环绕设置在凹槽的四周壁面上;所述光纤包括光纤管(11)、设置在光纤管(11)内部的光纤线和设置在光纤一端端部并与光纤线相接的光纤接头(12),所述光纤管(11)自所述探头本体(1)后端的固定件(9)伸入探头本体(1)内并使光纤接头(12)抵触在所述第一干燥层(5)上,所述光纤接头(12)的端头设有用于穿过所述缺口(21)后抵触在余弦集光器(2)上的凸起部,所述光纤管(11)的另一端连接有与光纤线相连且用于收集所述极地光通量的信息采集装置(20);所述加热丝(3)夹持在所述光纤接头(12)与导热缓冲层(6)之间,所述温度传感器(4)设置在所述探头本体(1)内部,所述温度传感器(4)连接有温度开关、以及用于接收温度信息并控制温度开关实现断开或接通的控制中心,所述温度开关与所述加热丝(3)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南北极极地光学测量防冰冻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余弦集光器(2)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13),所述第一环形凸起(13)的前侧面环绕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4),第一密封圈(14)夹持在所述前盖(7)与第一环形凸起(13)之间,所述第一环形凸起(13)的后侧面环绕设置有第一O型密封圈(15),所述第一O型密封圈(15)夹持在所述前盖(7)、第一环形凸起(13)与探头本体(1)前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南北极极地光学测量防冰冻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9)设有第二环形凸起(16),所述第二环形凸起(16)的后侧面环绕设置有第二O型密封圈(18),第二O型密封圈(18)夹持在所述后盖(8)与固定件(9)之间,所述第二环形凸起(16)的前侧面环绕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7),所述第二密封圈(17)夹持在所述后盖(8)、固定件(9)与探头本体(1)后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南北极极地光学测量防冰冻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管(11)的外周套设有密封软管(19),所述密封软管(19)的前端卡紧在所述固定件(9)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南北极极地光学测量防冰冻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余弦集光器(2)为采用具有防水耐压和漫透射特性材料四氟乙烯制成的余弦集光器(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南北极极地光学测量防冰冻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本体(1)、前盖(7)、后盖(8)以及密封软管(19)的外周镀有黑色保护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南北极极地光学测量防冰冻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本体(1)内部还设有第二干燥层(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2088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