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黄藤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28930.2 | 申请日: | 201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0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闫长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仟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C21/00;A01G22/00;C05G3/00;C05G3/04;C05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650224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黄 黄藤 扦插成活率 种子萌发率 田间管理 农药使用 扦插苗床 种子催芽 种子选择 扦插苗 育苗袋 扦插 种植 播种 化肥 土壤 制作 培育 优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黄藤的种植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种子选择与处理;(2)种子催芽处理;(3)育苗袋制作;(4)播种;(5)建立扦插苗床;(6)扦插苗的选择与处理;(7)扦插;(8)田间管理。本发明培育的黄藤种子萌发率高、扦插成活率高、并能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优化土壤、并提高大黄藤产量和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黄藤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黄藤(Fibraurea recisa Pierre)为防己科天仙藤属攀缘高大藤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广东、广西的海拔400~1200米左右的热带、亚热带山野沟谷雨林阔叶树林中,高达10m以上。以黄藤为原料生产黄藤素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及加强机体防卫机能(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的多重药理作用,被广泛应用到医药制药领域。黄藤属野生药物资源,资源量小,分布分散,中药制药工业以采集和消耗大量野生植物资源为代价,使这一药用植物资源很快急剧减少,濒于枯竭。
目前,在我国原生主产区,多采用人工种植方式获取原料。在栽培过程中,扦插繁殖材料来源有限,种子繁殖苗龄整齐一致,繁殖量大,是普遍采用的有效方法,但由于黄藤果实属于浆果,果肉含有大量的胶质粘液,种子还有一定程度的后熟特性,所以,目前生产上采用的直接播种方式,一方面由于果肉胶质粘液阻止了种子对水分的吸收,另一方面,种子在育苗床内还需要一个后熟过程,因此,育苗往往从播种到出苗需要90~100天,而且出苗严重不整齐,出苗率一般只有45~60%,生产成本较高。
种下后的黄藤施用的肥料主要采用复合肥作为基肥或追肥;化肥的大量使用容易造成土壤板结,阻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减少大黄藤的产量,降低品质,破坏土壤环境。农药的长期使用,容易使病菌或寄生虫产生抗性,达不到防虫害的效果,影响大黄藤的产量的品质。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种子出芽率高、长势好,扦插成活率高;并能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优化土壤、并提高大黄藤产量和质量的大黄藤的种植方法。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黄藤的种植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种子选择与处理:选择饱满纯正、发育完善、大小基本一致、无病虫害、无霉变、色泽为老黄色的野生大黄藤种子作种,将种子放入杀菌液中浸泡消毒30~45min,待种子风干后贮藏在10~15℃条件下备用;
(2)种子催芽处理:播种前,在-1~2℃的条件下,将种子冷却7~15天,然后用100mg/L赤霉素和0.2mg/L油菜素内酯浸泡黄藤种子6~12h,再用清水浸12h,晾干;在20~30℃条件下,用湿纱布包裹至裂口率达70%;
(3)育苗袋制作:取沙土壤,蛭石、腐殖土和锯末按照质量比为1:1:1:0.5的比例混合均匀,经土壤熏蒸处理后制成营养土,然后将营养土装袋制成育苗袋,育苗袋宽6~8cm,高15cm;将育苗袋放入温湿度可控的育苗大棚内的育苗床上;
(4)播种:取木醋液稀释30倍后均匀喷洒在所述育苗袋上,在所述育苗袋内开穴,将发芽的种子放入穴内,每穴2~4粒,然后盖上0.3~0.5cm厚的营养土;控制大棚内温度为20~25℃之间;并适时用喷雾器喷雾保持土壤润而不积水;待苗高至12~15cm时,喷洒营养肥2次,每7天一次;培育幼苗至1年以上;
(5)建立扦插苗床:选择土层深厚、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有机质含量≥5%的中上等肥力地块的红壤或黄砂壤作为种植地;要求排水良好,海拔在400m至1200m之间,周围无污染,灌溉方便;将土壤耙细整平,作宽60~100cm,高10~20cm的畦,在畦上施腐熟农家肥;然后在畦铺2~3cm厚的砂子,用98%大扫灭可湿性粉剂喷洒覆膜消毒7~15天;再搭建3~4米高的遮阴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仟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明仟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289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玉米黑粉病的防治新技术
- 下一篇:促进多花黄精种子萌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