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渲染三维图形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30629.5 | 申请日: | 201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22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高翔;朱琛;王洪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5/00 | 分类号: | G06T15/00;G06F9/30;G06F9/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兰亭信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7 | 代理人: | 赵永刚 |
地址: | 10009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渲染 三维 图形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渲染三维图形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应用于CPU,所述CPU包括SIMD向量运算单元、与所述SIMD向量运算单元对应的专用取指模块、专用译码模块和专用访存模块,所述方法包括:在运行包含三维渲染任务的进程之前,将CPU中的SIMD向量运算单元对CPU进行屏蔽,以使CPU不会调用所述SIMD向量运算单元;根据所述三维渲染任务构建当前帧的向量指令和向量数据,并将所述向量指令和向量数据存储在内存的指定区域;使能所述专用取指模块、所述专用访存模块,以使得所述SIMD向量运算单元、所述专用取指模块、所述专用译码模块和所述专用访存模块,根据所述内存的指定区域中的向量指令和向量数据执行相应的SIMD向量运算,完成当前帧的三维渲染任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形运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渲染三维图形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三维图形渲染能力在现代桌面系统中已经逐渐成为基本要求,微软从Windows 7开始,Linux从Gnome3桌面管理器开始,都转向了以三维图形渲染为基础的桌面图形环境。
目前,现有技术中渲染三维图形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使用专门的图形处理器(Graphic Processing Unit,GPU)渲染三维图形。GPU是专门为加速三维图形渲染设计的,其主体是流处理器,流处理器主要负责坐标数据和像素数据的矩阵运算。GPU运算所需的向量数据一般是较大的连续数据,需要连续的从内存中读取,因此对访存延迟不很敏感,访存行为有很强的规律性,数据相关程度很低,控制指令很简单,很少有分支,计算结果后面的运算一般不会使用,可直接写回内存,而不需将其重新填入寄存器,因此GPU需要较大的内存读取写入带宽。在进行三维图形渲染时,由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中的进程在内存中为GPU准备加速指令和数据,再拷贝到显存中,准备好后通知GPU开始执行,当执行完成后由GPU通知CPU。CPU如需在内存中使用处理后的数据,则将其从显存拷贝到内存。
另一种是直接使用CPU的向量部件渲染三维图形。现代CPU中一般配置有与GPU类似的向量运算单元,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需要共用CPU的取值、译码和访存单元。CPU的译码、取值和访存较为复杂,考虑很多分支跳转和多进程切换的情况,CPU中的操作数一般存储在CPU的寄存器中,数据有较高的相关性,访存的密集度较低,但访存行为一般不规律,而且向量运算单元必须在进程处于执行态时才能被该进程占用,在进程挂起时,CPU的向量运算单元会被释放。在进行三维图形渲染时,用于三维运算的向量运算指令是CPU运行的进程的一部分。三维绘制在执行时,该绘制所在的进程必须在执行态。用于加速的向量指令的代码被放置在不同函数,根据调用来跳转。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直接使用CPU的向量部件渲染三维图形,占用了CPU的运行时间以及缓存等资源,而且由于三维绘制是大量的纯数学运算,需要较大的访存,但却极少有跳转等控制指令,CPU的大量功能部件受到限制,CPU占用率较高,渲染三维图形的效率较低;而使用专门的GPU渲染三维图形,在很多场合下GPU的负载很低,GPU利用率不高,增加了系统的成本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渲染三维图形的方法及装置,能够在不需配置GPU的情况下,提升CPU在渲染三维图形时的效率,同时降低CPU的占用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渲染三维图形的方法,应用于CPU,所述CPU包括SIMD向量运算单元、与所述SIMD向量运算单元对应的专用取指模块、专用译码模块和专用访存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在运行包含三维渲染任务的进程之前,将CPU中的SIMD向量运算单元对CPU进行屏蔽,以使CPU不会调用所述SIMD向量运算单元;
根据所述三维渲染任务构建当前帧的向量指令和向量数据,并将所述向量指令和向量数据存储在内存的指定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306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连接的清洗杆体
- 下一篇:一种通风窗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