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摄影系统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30763.5 | 申请日: | 201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81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薛钧哲;曾昱泰;黄歆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06;G02B13/18 |
代理公司: | 11006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摄影 系统 装置 电子 | ||
本发明揭露一种光学摄影系统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光学摄影系统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第一透镜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第六透镜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且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凸面,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当满足特定条件时,可控制光学摄影系统组总长度,并扩大其视角。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具有上述光学摄影系统组的取像装置及具有取像装置的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光学摄影系统组及取像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用在电子装置上的微型化光学摄影系统组及取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摄影模块的应用日亦广泛,将摄影模块设置于各种智能电子产品、可携装置、车用装置、辨识系统、娱乐装置、运动装置与家庭智能辅助系统等是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此外,为了具备更多样的应用功能,搭载一颗、两颗、甚至三颗镜头以上的智慧装置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为因应不同的应用需求,系发展出不同特性的透镜系统。
目前市面上电子产品所搭载的微型镜头其拍摄角度不足,使得应用范围受限,而传统广视角镜头多采用多片式结构并搭载球面玻璃镜片,导致体积过大,且产品单价过高,而不利于各种装置及产品的应用。因此,已知的摄影模块已无法满足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光学摄影系统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通过将第三透镜配置具有正屈折力提供光学摄影系统组主要的汇聚能力,扩大其视角并维持其小型化,且配合将第五透镜配置具有正屈折力,使其形成反焦式(Retro-focus)构造,以撷取足够的影像范围。再者,将搭配第四透镜物侧表面及第六透镜像侧表面的面形,可避免杂散光的产生、缩短后焦并修正离轴像差。
依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摄影系统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第一透镜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第六透镜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且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凸面,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光学摄影系统组中透镜总数为六片。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第一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2,第四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7,第四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8,第五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9,第五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0,第六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1,第六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2,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其满足下列条件:
|f3/f2|<1.0;
|R2/R1|<3.0;
-1.45<(R7-R8)/(R7+R8)<0;
-5.0<(R9+R10)/(R9-R10)<3.0;
0<(R11-R12)/(R11+R12)<2.0;以及
1.90<CT3/CT2<5.0。
依据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取像装置,包含如前段所述的光学摄影系统组以及电子感光元件,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光学摄影系统组的成像面。
依据本发明更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如前段所述的取像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307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