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恒压式液氨罐及罐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31194.6 | 申请日: | 201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16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金辉 |
主分类号: | F17C1/00 | 分类号: | F17C1/00;F17C13/00;F17C13/08;F25J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杨军 |
地址: | 262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恒压式 液氨罐 罐体 液氨 板式冷凝器 罐车 降压系统 制冷主机 制冷 厚度要求 换热降温 检修方便 利润空间 有效使用 运输成本 运输设备 制造成本 充装 恒压 抗压 存储 自动化 配置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液氨运输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恒压式液氨罐及罐车。所述恒压式液氨罐包括液氨罐体(1),还包括由板式冷凝器(2)和制冷主机(3)构成的制冷降压系统,其中,所述板式冷凝器(2)设置在所述液氨罐体(1)的顶部。通过配置一套由板式冷凝器和制冷主机构成的制冷降压系统,可以及时对气相氨进行换热降温处理,从而使罐内液氨始终处于一个低温恒压状态,进而可降低对罐体的抗压需求及厚度要求,降低罐体的制造成本和重量,减少运输成本,为以后的有效使用创造有足够的利润空间。此外,所述恒压式液氨罐及罐车还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存储时间长、安全性高、利于快速充装和检修方便等特点,便于实际推广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氨运输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恒压式液氨罐及罐车。
背景技术
液氨是一种对氨气进行加压冷却后而得到的液态物质,由于其具有极高的膨胀系数,因此保存条件也极为苛刻,在低温的条件下还需要能够承受超高压强的容器进行密封盛装(根据液氨的热力性质,其在不同的温度下,对外产生的膨胀压力也不同,例如在16摄氏度时,为了克服对应的膨胀压力,盛装容器的抗压能力必须高于该温度下的膨胀压强——0.753MPa),由此液氨的运输设备必须是经过特殊定制的液氨罐车才能胜任。
目前普通的液氨罐车大致由液氨罐及运载车简单构成,其中液氨罐的罐体采用具有超高抗压能的钢材制成,例如型号为Q370R的钢材。为了满足较高温度范围下的抗压需求,惯用手段就是加厚罐体的厚度,但是这种方式的显著缺点就是会增加罐体的制造成本和重量,进而增加运输成本,例如为了能够满足在50摄氏度温度下的液氨防爆需求,需要罐体能够通过2.49MPa的耐压测试(需高于该温度对应的膨胀压强1.91MPa),罐体的厚度将达到16mm左右(采用Q370R型号的钢材)。
发明内容
针对前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恒压式液氨罐及罐车,针对液氨罐,通过配置一套由板式冷凝器和制冷主机构成的制冷降压系统,可以及时对气相氨进行换热降温处理,从而使罐内液氨始终处于一个低温恒压状态,进而可降低对罐体的抗压需求及厚度要求,降低罐体的制造成本和重量,减少运输成本,为以后的有效使用创造有足够的利润空间。此外,所述恒压式液氨罐及罐车还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存储时间长、安全性高、利于快速充装和检修方便等特点,便于实际推广和应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方面提供了恒压式液氨罐,包括液氨罐体,还包括由板式冷凝器和制冷主机构成的制冷降压系统,其中,所述板式冷凝器设置在所述液氨罐体的顶部;所述板式冷凝器的第一介质流道进口连通所述液氨罐体中的气相管,所述板式冷凝器的第一介质流道出口连通变径接头的大径口,所述第一介质流道进口位于所述第一介质流道出口的上方;所述变径接头的小径口连通下液管,所述下液管位于所述液氨罐体的罐内容腔底部;所述制冷主机的冷气出口连通所述板式冷凝器的第二介质流道进口。
优化的,所述制冷降压系统还包括风机、工控机和检测装置,其中,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板式冷凝器的第二介质流道进口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温度计和/或气压表,且设置在所述板式冷凝器的第一介质流道出口处;所述检测装置电连接所述工控机,所述工控机电连接所述风机/和电连接所述制冷主机。
进一步优化的,在所述板式冷凝器的第二介质流道进口与所述风机之间设有电动百叶窗,所述电动百叶窗电连接所述工控机。
优化的,在所述板式冷凝器的第一介质流道进口与所述气相管之间和在所述板式冷凝器的第一介质流道出口与所述变径接头之间分别设有法兰连接的截止阀。
进一步优化的,在所述板式冷凝器的第一介质流道进口与所述截止阀之间连通有内置第一安全阀的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的出口对准位于所述板式冷凝器底部的防冲击板或者连通所述板式冷凝器的第二介质流道进口。
优化的,所述下液管的末端设置成U型管液封结构。
优化的,所述板式冷凝器的第二介质流道进口设置在所述板式冷凝器的前端侧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金辉,未经张金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311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