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医疗监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31214.X | 申请日: | 201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2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淑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光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40/67 | 分类号: | G16H40/67;G16H5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7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互联网 远程 医疗 监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医疗监护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如下:第一步,建立采集网络,通过监护基站和传感器节点构成一微型监测网络;第二步,数据采集和传输,通过传感器节点对使用者的各项生命指标进行数据采集,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数据发送至监护基站,并由监护基站将数据传输至所连接的PC机;第三步,数据远程处理,通过Internet网络可以将数据传输至远程医疗监护中心,由专业医疗人员对数据进行统计观察,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实现远程医疗。本发明的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医疗监护方法,缩短了医生和病人之间的距离,医生可以根据这些远地传来的生理信息为患者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医疗监护方法,属于医疗卫生服务互联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行业呈爆发式的增长;未来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推动下,金融、娱乐、交通、医疗等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正在呈现出新的特点;近几年,医疗软件与移动终端设备的结合,为病人提供就医便捷,为医院等机构提供移动高效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已开创了一种智能化移动医疗的全新工作模式;其中,远程医疗监护是指通过通信网络将远端的生理和医学信号传送到监护中心进行分析,并给出诊断意见的一种技术手段;他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讯的发展为远程医疗服务带来新的机遇,使得人们可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实现个人与医院间,医院和医院问的医学信息的远程传输和监控,远程会诊、医疗急救、远程医疗教育与交流;其中面向家庭的远程医疗健康监护是在配备先进适宜的医疗设备的条件下,将千家万户和医疗机构联系起来,实现医疗进入家庭,在病人家中实施监护、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多位一体的一种新的远程医疗模式;但现有技术中,还没有比较好的能够实现病患与远程医护人员通信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医疗监护方法,利用传感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将病人的监护范围从医院内扩展到通信网络可以到达的任何地方,从而实现病人与诊所、诊所与医院或医院间医疗信息的传送。
本发明的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医疗监护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如下:
第一步,建立采集网络,通过监护基站和传感器节点构成一微型监测网络;
第二步,数据采集和传输,通过传感器节点对使用者的各项生命指标进行数据采集,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数据发送至监护基站,并由监护基站将数据传输至所连接的PC机;
第三步,数据远程处理,通过Internet网络可以将数据传输至远程医疗监护中心,由专业医疗人员对数据进行统计观察,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实现远程医疗。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使用者通过个人PC对所采集数据进行一个初步的分析,并通过电脑所给出的一个初步判断采取应急的措施。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传感器节点为医疗生物传感器节点;其根据不同的需要而设置。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监护基站连接Internet网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医疗监护方法,缩短了医生和病人之间的距离,医生可以根据这些远地传来的生理信息为患者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远程监护系统不仅能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而且能够及时捕捉老人的发病先兆,结合重要生理参数的远程监护,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家庭护理水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医疗监护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如下:
第一步,建立采集网络,通过监护基站和传感器节点构成一微型监测网络;
第二步,数据采集和传输,通过传感器节点对使用者的各项生命指标进行数据采集,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数据发送至监护基站,并由监护基站将数据传输至所连接的PC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光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光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312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