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车机械间微正压的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33849.3 | 申请日: | 201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7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刘银涛;霍肖伟;马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L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阚梓瑄;王卫忠 |
地址: | 037038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车 机械 正压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车机械间微正压的测试方法,该测试方法包括:根据机车机械间设备布置情况,将机械间分成几个区域,区域空间大小尽量平均,这样的把每个区域看作一个测试单元;在每个测试单元设置一台分布式数据采集主机,其中这种分布式的数据采集主机基于微处理技术、采用集成电路及低电压技术设计,由探头、传输电缆和主机组成。集成了多种现传感器和变送器(包括多个压力、温度等);通过采用分布式数据采集主机互通方式,将测试过程分化为单元,再由单元分化若干测试点同时采集数据,从而使得测试过程更加合理,避免了如采用一台采集主机进行采集,远离主机的测试点布置困难,测试点接口有限等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机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车机械间微正压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力机车的机械间内装有许多电气设备,这些电器部件大多为强电设备,机械间内环境的好坏将影响这些电器部件是否安全正常的工作,其中机械间微正压的存在是一种有效的措施,一方面保证机械间内部的清洁,另一方面保证强电设备产生大量的热量及时排除车外。目前对于机车机械间微正压的判断还没有准确的数据指标,大多按机车机械间相对车外维持不低于50P a*的正压,机车机械间与司机室间压力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50Pa*的要求,并跟注:上述要求及参数将通过样机性能试验最终确定。因此它通常是作为研究性数据提出的。本专利描述的是一种新的机车机械间微正压的测试方法,能够有效的较准确的对机械间微正压进行测试,可以为机车设计提供该方面的试验测试数据参考和研究论证,做到机械间微正压恰到好处,保证机械间内清洁和为司乘人员提供舒适的作业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车机械间微正压的测试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通过有效的较准确的测试数据,为机车设计提出合适的机车机械间微正压数据参考和研究论证,保证机械间恰到好处的微正压环境。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车机械间微正压的测试方法,该测试方法包括:
根据机车机械间设备布置情况,将机械间分成几个区域,区域空间大小尽量平均,这样的把每个区域看作一个测试单元;
在每个测试单元设置一台便携式分布式数据采集主机,其中这种便携式分布式的数据采集主机基于微处理技术、采用集成电路及低电压技术设计,由探头、传输电缆和主机组成。集成了多种现传感器和变送器(包括多个压力、温度等);
在每个测试单元内,选取若干测试点(测试点数量不得少于3个)。将探头固定在选好的测试点上,通过探头对本单元内的若干测试点同时、持续地监测,把监测结果通过传输电缆传给本单元内所述便携式分布式数据采集主机;
机械间内的各测试单元的便携式分布式数据采集主机通过传输电缆互联,最后通过网线传送给工况计算机上,计算机显示当前机械间的压力、温度等信息;
同样的将司机室和车外大气各看作为一个测试单元,进行监测,将监测数据传送给工况计算机,工况计算机计算出机械间与司机室压差、机械间与车外大气压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机车机械间微正压的测试方法,可测试机车在静态和动态工况下的机械间微正压情况,通过采用便携式分布式数据采集主机互通方式,将测试过程分化为单元,再由单元分化若干测试点同时采集数据,从而使得测试过程更加合理,避免了如采用一台采集主机进行采集,远离主机的测试点布置困难,测试点接口有限等缺陷。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机车机械间微正压的测试方法,具有测试仪器布置合理,方法简便,测试数据全面、准确、可靠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机车机械间微正压的测试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机车机械间微正压的测试方法的系统配置图。
具体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338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