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荧光能量共振转移法的GFAP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34223.4 | 申请日: | 201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687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闫亚平;秦李娜;李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脉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33/68 |
代理公司: | 61200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霞<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抗体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抗体复合物 荧光酶标仪 标准曲线 参考信息 固相抗体 抗体包被 抗体结合 临床医生 临床诊断 荧光能量 脑卒中 人神经 微孔板 吸光度 荧光标 转移法 预后 检测 抗原 共振 微孔 诊断 评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荧光能量共振转移法的GFAP检测方法,用纯化的人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再与Alexa Fluor488标记的以及Alexa Fluor594标记的GFAP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两个荧光标抗体复合物,利用FRET原理用荧光酶标仪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人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浓度。由于用到了三个抗体同时识别,特异性更高,准确性更好,并比现有方法检测时间大大缩短。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参考信息,有助于临床医生诊断和评估脑卒中进展情况,改善病人的预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荧光能量共振转移法(FRET)的GFAP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目前脑血管疾病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人类疾病死亡的三大原因。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心血管病。据估算,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为200万人;每年死于脑卒中的患者约150万人;存活患者人数600万~700万;且70%~80%的存活者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其中,脑出血是一种致死率和致残率均高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特别是老年人的健康,威胁病人的生命,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是一种分子量为50~52KDa的酸性蛋白,属细胞骨骼蛋白,是星形细胞胞质内的特异性蛋白,标志蛋白。GFAP在星形胶质细胞受到刺激引起反应时,其表达发生变化,在星形细胞中有丰富的、唯一的表达。研究发现GFAP和痴呆、多发性硬化及脑卒中有明显相关性。脑出血后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受到损害,大量的胞浆蛋白质漏出细胞进入细胞间液,可溶性的GFAP通过细胞间液进入脑脊液,穿过破坏的血脑屏障进入血液循环。有研究表明脑出血患者发病6小时内血清GFAP水平即明显升高,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小时内血清GFA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因此认为GFAP是急性脑出血的生物学标志物。此外,还有研究表明,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中的GFAP与脑出血体积之间有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可以通过脑出血患者血清GFAP水平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目前,临床诊断上对GFAP的检测主要是ELISA实验方法,该方法因其特异性、灵敏度高而在近二十年来被广泛应用,但该方法步骤繁琐,所需检验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荧光能量共振转移法的GFAP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异性高,准确性好,检测用时短,操作方便。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荧光能量共振转移法的GFAP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待检测全血样品的血清;
2)用纯化的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
3)向包被抗体的微孔中加入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然后再与Alexa Fluor488以及Alexa Fluor594标记的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两个荧光标记抗体复合物;
4)利用荧光能量共振转移法,用酶标仪测定吸光度,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出待检测全血样品中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浓度。
步骤1)中,采集血清具体操作为:将全血样品于室温下放置2h或4℃过夜后,于1000×g离心20min,取上清既得到血清。
步骤2)中,是将抗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抗体按1:200倍进行稀释,然后每孔加入100μl,于4℃过夜包被,制得固相抗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脉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脉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342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