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点灯装置及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34320.3 | 申请日: | 201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98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大谷秀雄;武可;崔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B45/37 | 分类号: | H05B45/37;H05B45/10;H05B45/20;H05B45/325;H05B45/5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高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点灯 装置 照明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点灯装置及照明装置。点灯装置具备输入部、输出部、检测部和控制部。检测部对输入电力进行检测,通过光耦合器输出表示输入电力的通断的检测信息。控制部基于检测部的检测信息,控制输出电力。输出部与输入部绝缘,而且控制部与检测部绝缘,由此控制部与输入部绝缘。由此,通过确保主电路中的输出部与输入部绝缘、以及控制电路中的控制部与检测部绝缘这双方,能够在确保整个点灯装置的输出侧与输入侧的绝缘性的前提下,由控制电路基于点灯装置的输入电力的通断控制主电路的输出电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点灯装置及照明装置,尤其涉及能够对输出电力进行控制的点灯装置及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在设置于住宅或办公室等用于照明的照明装置等中,为了使照明装置的光源点灯,具有将例如从商用电源输入的输入电力转换为适于其光源的点灯电路。为了保证用户的安全性,点灯电路的输入侧与输出侧之间被设为绝缘。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这种点灯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34945
近年来,照明装置的调光设定和调色设定等模式设定不断多样化。为了对照明装置的模式设定进行切换,可以考虑用户例如通过墙壁开关等控制照明装置的输入电力的通断,并在照明装置中设置用于检测该输入电力的通断并据此控制切换的控制电路。然而在现有技术中,该控制电路利用三极管来检测照明装置的输入电力的通断,其前后共地而不绝缘。这样,点灯电路整体的输出侧与输入侧之间的绝缘性可能因为上述控制电路受损,从而导致用户触电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确保其输出侧与输入侧的绝缘性的前提下基于输入电力的通断控制输出电力的点灯装置及照明装置。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所涉及的点灯装置具备:输入部,接受输入电力;输出部,输出输出电力;检测部,对所述输入电力进行检测,通过光耦合器输出表示所述输入电力的通断的检测信息;以及控制部,基于所述检测部的检测信息,控制所述输出电力;所述输出部与所述输入部绝缘,而且所述控制部与所述检测部绝缘,由此所述控制部与所述输入部绝缘。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所涉及的点灯装置,通过确保主电路中的输出部与输入部绝缘、以及控制电路中的控制部与检测部绝缘这双方,能够在确保整个点灯装置的输出侧与输入侧的绝缘性的前提下,由控制电路基于点灯装置的输入电力的通断控制主电路的输出电力。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所涉及的点灯装置中,也可以是,在所述检测部中,所述光耦合器与二极管及至少一个电阻器被串联连接,该二极管的耐压值比所述输入电力的峰值电压低。
由此,利用光耦合器、二极管及电阻器的串联电路来检测输入电力的通断并输出检测信息,能够减少电阻器的耗电,并且输出准确的检测信息以抑制控制电路的误动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所涉及的点灯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二极管是瞬态抑制二极管,该瞬态抑制二极管的耐压值比所述输入电力的峰值电压低,且比根据所述输入电力预先决定的低于所述峰值电压的阈值电压高。
瞬态抑制二极管(TVS)具有高耐压的特性。通过在比输入电力的峰值电压低且尽量接近于该峰值电压的范围内适当选择瞬态抑制二极管的耐压值,能够兼顾减少耗电和抑制控制电路的误动作双方。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所涉及的点灯装置中,也可以是,在所述检测部中,所述光耦合器与所述二极管及至少一个电阻器的串联电路,进一步与至少一个电阻器并联连接。
由此,能够使检测部的电压更加稳定,从而进一步提高检测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对输出电力的控制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所涉及的点灯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检测部还具有对所述输入电力进行整流的整流电路,所述光耦合器与所述二极管及至少一个电阻器的串联电路被连接在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343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