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系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35056.5 | 申请日: | 201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2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强;张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迎新船舶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1/06 | 分类号: | B63B21/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104 | 代理人: | 李桂英 |
地址: | 300352 天津市津南区葛沽镇十***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船舶系缆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停靠码头时,需要将缆绳系在系缆装置上,如果是大型船舶则还需要将将多根缆绳系在不同位置的系缆装置上,由于船舶由小到大,吨位存在较大差异,而且船舶虽然停靠在码头边,但是依然浮在水面上,水面上风浪会使船舶不停地晃动,依次缆绳上承载了较大的拉力,安装在码头上的系缆装置也会承载较大的拉力。以往的系缆装置都是人工操作完成整个系缆过程,当船舶吨位较大需要多根缆绳系缆时,则需要较多人来完成,费时费力,且存在多处安全隐患,因此目前已经采用电动装置完成系缆过程,人为只需做辅助工作即可。但是目前的许多系缆设备或装置的设计依然存在易老化、易疲劳损坏而无法正常工作等问题。
如公开号为CN102602505A的专利,该技术方案紧通过电动驱动卷绕和设计滑轮完成了系缆装置方便卷绕和方便移动的功能,但是该技术方案忽略了系缆装置需要承载较大拉力的问题,虽然设计了定位装置,但是在较大拉力的长期作用下,底部运动轮易损坏而无法工作,且整个系缆装置容易产生歪斜,最终长时间使用后设备损坏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可移动、设备使用相对稳定且使用寿命较长的船舶系缆装置,适合各种吨位船舶系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船舶系缆装置,包括卷绕驱动装置、第一系缆盘、卷绕轴、第二系缆盘、支撑块,船舶停靠的码头地面上设有地槽,所述地槽内部两侧设有滑槽所述地槽两边设有定位孔,所述卷绕驱动装置底部设有下滑轮,所述卷绕驱动装置两侧分别设有侧滑轮,所述下滑轮可在地槽内滚动,所述侧滑轮可在地槽内部两侧的滑槽上滚动,所述卷绕驱动装置的上方设有第一系缆盘,所述第一系缆盘上方设有卷绕轴,所述卷绕轴通过第一系缆盘还与卷绕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卷绕轴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系缆盘,所述第一系缆盘与卷绕轴套接,但不随卷绕轴转动,所述第一系缆盘的下方在卷绕驱动装置的两侧还固定连接有支撑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系缆盘的上还设有定位螺栓孔,定位螺栓孔延伸并穿过支撑块,并与地槽两边的定位孔连接。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可移动、设备使用相对稳定且使用寿命较长的船舶系缆装置,适合各种吨位船舶系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卷绕驱动装置1、第一系缆盘2、卷绕轴3、第二系缆盘4、支撑块5、地槽6、滑槽7、定位孔8、下滑轮9、侧滑轮10、定位螺栓孔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船舶系缆装置,包括卷绕驱动装置1、第一系缆盘2、卷绕轴3、第二系缆盘4、支撑块5,船舶停靠的码头地面上设有地槽6,所述地槽6内部两侧设有滑槽7所述地槽两边设有定位孔8,所述卷绕驱动装置1底部设有下滑轮9,所述卷绕驱动装置1两侧分别设有侧滑轮10,所述下滑轮9可在地槽内滚动,所述侧滑轮10可在地槽6内部两侧的滑槽7上滚动,所述卷绕驱动装置1的上方设有第一系缆盘2,所述第一系缆盘2上方设有卷绕轴3,所述卷绕轴3通过第一系缆盘2还与卷绕驱动装置1传动连接,所述卷绕轴3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系缆盘4,所述第一系缆盘2与卷绕轴3套接,但不随卷绕轴3转动,所述第一系缆盘2的下方在卷绕驱动装置1的两侧还固定连接有支撑块5;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系缆盘1的上还设有定位螺栓孔11,定位螺栓孔11延伸并穿过支撑块5,并与地槽6两边的定位孔8连接。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使用时将整个船舶系缆装置在下滑轮9及侧滑轮10的辅助作用下快速移动到需要定位的位置上,然后将螺栓插入定位螺栓孔11及定位孔8完成定位,手动将缆绳头端系绕在卷绕轴3上后,开启卷绕驱动装置1完成缆绳系绕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迎新船舶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迎新船舶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350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