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酸原油脱酸工艺方法和脱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35584.0 | 申请日: | 2016-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11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帮亮;黄伟莉;吴世逵;陈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10G31/10 | 分类号: | C10G3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瀚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9 | 代理人: | 阮康平 |
地址: | 525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酸原油 脱酸剂 脱酸 脱酸工艺 脱酸装置 传统的 原油 超重力场 超重力机 沉降分离 传质过程 传质效率 个数量级 连续反应 脱酸原油 微观混合 物料反应 油水分离 直接混合 恒温槽 速率比 体积比 重力机 传质 低酸 时长 水套 塔器 预设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脱酸率高,工艺简单,脱酸成本低的高酸原油脱酸工艺方法,包括步骤:A、将高酸原油和脱酸剂按预设的体积比加入超重力机中连续反应t时长,得到中间产物;B、将A步骤的中间产物经行油水分离,获得脱酸原油。本发明利用超重力场中物料微观混合迅速、传质效率高的特点促进反应,相比传统的将脱酸剂与高酸原油直接混合后经过搅拌后沉降分离,相间传质速率比传统的塔器中提高1~3个数量级,相间传质过程得到极大强化,能使原油酸值降至0.5 mgKOH/g以下,达到低酸原油标准。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酸原油脱酸装置,利用恒温槽和水套使高酸原油与脱酸剂及超重力机的机体保持一定温度,可以显著提高物料反应的效率,从而提高原油脱酸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酸原油脱酸工艺方法和脱酸装置。
背景技术
当原油的酸值大于0.5 mgKOH/g时称为高酸原油,高酸原油中所含的酸性物质中有90%以上是环烷酸。环烷酸在原油集输处理与加工中,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引起设备和管线腐蚀,使油水乳化更加严重,增加原油处理浓度,并影响二次加工产品使用性能,必须对其进行脱酸处理。目前,高酸原油的脱酸手段,主要有物理分离法和化学转化法。物理法脱酸主要有:溶剂抽提脱酸、吸附分离等;化学法脱酸主要有酸碱中和法、酯化法、加氢法、热分解法、醇氨法等。其中,醇氨法脱酸的原理是用氨水化学萃取环烷酸,生成溶于溶剂环烷酸胺,醇类起破乳剂的作用,油相和水相依靠密度差实现相分离,用加热法分解环烷酸胺,蒸发回收溶剂和环烷酸,可实现连续生产。该方法能够减少三废排放,实现连续生产,该方法在馏分油脱酸的生产中应用较多。醇氨法脱酸一般是将脱酸剂与原油直接混合后经过搅拌后沉降分离出脱酸油,脱酸油的酸值仍然达不到脱酸标准(酸值<0.5 mgKOH/g)。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脱酸率高,工艺简单,脱酸成本低的高酸原油脱酸工艺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高酸原油脱酸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高酸原油和脱酸剂按预设的体积比加入超重力机中连续反应t时长,得到中间产物;
B、将A步骤的中间产物经行油水分离,获得脱酸原油。
本发明的高酸原油脱酸工艺方法,利用超重力场中物料微观混合迅速、传质效率高的特点促进反应,相比传统的将脱酸剂与高酸原油直接混合后经过搅拌后沉降分离,相间传质速率比传统的塔器中提高1~3个数量级,相间传质过程得到极大强化,能使原油酸值降至0.5 mgKOH/g以下,达到低酸原油标准。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A步骤前还包括A0步骤:将高酸原油、脱酸剂和超重力机的机体温度均保持为温度T1。这样通过保持反应物料的温度和反应物料附着的机体温度均一致,可以显著提高物料反应的效率,从而提高原油脱酸率。
优选的,所述温度T1为30~90 oC。
进一步的,所述A步骤和B步骤之间还包括B0步骤:将A步骤得到的中间产物再送入超重力机中进行循环脱酸,循环次数为N。进行循环脱酸能够显著降低酸值,并且提高脱酸剂利用率,降低成本。
优选的,所述N的取值范围为1≤N≤6。
优选的,所述超重力机内转子的转速为300 rpm~2000 rpm。
优选的,所述高酸原油和脱酸剂预设的体积比为0.2~2.0。
优选的,所述脱酸剂采用醇-氨-水混合物,醇为甲醇或乙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酸原油脱酸装置。
本发明的高酸原油脱酸装置包括:
用于容纳待处理高酸原油的原油罐;
用于容纳脱酸剂的脱酸剂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355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