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药复方中败酱草的鉴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36802.2 | 申请日: | 2016-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014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牛卫宁;梁冰;尹朋;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悦民安(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90 | 分类号: | G01N30/90;G01N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陈芹利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 复方 败酱草 鉴别方法 | ||
1.一种中药复方中败酱草的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鉴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取败酱草对照药材,加水,煎煮,过滤,滤液浓缩,加乙酸乙酯萃取,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
(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待测样品;或取待测样品,加水煎煮,过滤,滤液浓缩;或取待测样品,加热水溶解,过滤,取滤液;加乙酸乙酯萃取,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3)阴性样品溶液的制备:按待测样品处方比例取缺败酱草的其他药材,制备不含败酱草的中药复方制剂,取和待测样品相同量,再按照步骤(2)中自“取待测样品”之后起,同法操作,所得甲醇溶解液即为阴性样品溶液;
(4)用毛细管点样器分别吸取对照药材溶液0.1~20μL、供试品溶液及阴性样品溶液各0.1~50μL,依次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
(5)将甲苯、乙酸乙酯按照体积比为10: 1混合均匀,另槽置等体积氨水,作为展开剂,置于干燥洁净的层析缸中,将步骤(4)得到的薄层板置于层析缸中,展开,取出,晾干;
(6)检视薄层色谱板,对得到结果进行鉴别;
所述待测样品为癃清片、前列平胶囊、金马肝泰颗粒、痔舒适洗液、白苦败痢口服液或白酱感冒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加入水的量为败酱草对照药材质量的5~500倍;滤液浓缩至败酱草对照药材质量的1~50倍;加入乙酸乙酯的量为步骤(1)中浓缩液质量的0.1~10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加入乙酸乙酯的量为待测样品体积的0.1~100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检视薄层色谱板为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日光下检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鉴别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取败酱草对照药材2g,加水150ml,煎煮半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30ml,加乙酸乙酯萃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败酱草对照药材溶液;
(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当待测样品为液体时,取相当于含败酱草药材2g的待测样品液体,稀释或浓缩至30ml,加乙酸乙酯萃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当败酱草工艺为原粉时,取相当于含败酱草药材2g的待测样品粉末,加150ml水,煎煮,过滤,浓缩至30ml,加乙酸乙酯萃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当败酱草工艺为提取时,取相当于含败酱草药材2g的待测样品粉末,用50ml热水溶解,过滤,取滤液,加乙酸乙酯萃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3)阴性样品溶液的制备:按待测样品处方比例取缺败酱草的其他药材,制备不含败酱草的中药复方制剂,再按照步骤(2)中自“取相当于含败酱草药材2g的待测样品液体或粉末”之后起,同法操作,所得甲醇溶解液即为阴性样品溶液;
(4)用毛细管点样器分别吸取对照药材溶液、供试品溶液及阴性样品溶液各1-20μL,依次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
(5)将甲苯、乙酸乙酯按照体积比为10: 1混合均匀,另槽置等体积氨水,作为展开剂,置于干燥洁净的层析缸中,将步骤(4)得到的薄层板置于层析缸中,展开,取出,晾干;
(6)将步骤(5)晾干后的薄层板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日光下检视,得到薄层色谱图,根据所得薄层色谱图判断是否含败酱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悦民安(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悦民安(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3680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