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粉体的造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40146.3 | 申请日: | 2016-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1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江;杨德顺;杨德帆;宋道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扬攀冶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48 | 分类号: | C04B35/48;C04B35/626;C04B35/634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50125 | 代理人: | 付继德 |
地址: | 438124 湖北省荆门***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的造粒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陶瓷粉体的造粒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于产品的工艺要求以及性能都有所增加,近年来,氧化锆陶瓷被广泛应用于结构陶瓷领域,但是在陶瓷的制作工序很复杂,花费的时间也很长,由此,对于陶瓷制造工艺的简化是研发人员一直需要克服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简化陶瓷制作工序以及缩短加工时长陶瓷粉体的造粒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陶瓷粉体的造粒方法,以含有碳酸镁的氧化锆粉为主料,经过升温加热使主料融化成胶状后加入塑化剂并进行搅拌,然后利用辊筒滚压呈片状,接着经过注塑机加工成条状,冷却后,碾压成颗粒状的用于制作氧化锆陶瓷胚体的原材料,其中,所述塑化剂的质量占总质量的5%~20%。
进一步地,所述升温加热的温度以及加入塑化剂的温度为200℃~300℃,搅拌的时间为2~3小时。
进一步地,所述塑化剂包括有聚丙烯和石蜡,其聚丙烯和石蜡的比例为1:1~1.2。
进一步地,所述碳酸镁与氧化锆粉体的质量比为1~5:100。
进一步地,所述辊筒采用聚四氟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利用辊筒滚压的次数为2~5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采用上述陶瓷粉体的造粒方法,将氧化锆粉经过上述方法加工成颗粒状用于制作氧化锆陶瓷胚体的半成品,一方面方便氧化锆陶瓷原材料的保存,另一方面,简化了陶瓷制作的工艺,解决陶瓷制作工序复杂的问题,也有利于注塑机工作并制成相应的陶瓷胚体,本发明设计合理,符合市场需求,适合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陶瓷粉体的造粒方法,以含有碳酸镁的氧化锆粉为主料,所述碳酸镁与氧化锆粉体的质量比为1~5:100,经过升温加热使主料融化成胶状后加入塑化剂并进行搅拌,所述升温加热的温度以及加入塑化剂的温度为200℃~300℃,搅拌的时间为2~3小时,接着利用辊筒滚压呈片状,所述辊筒采用聚四氟材料制成,且辊筒滚压的次数为2~5遍,接着经过注塑机加工成条状,冷却后,碾压成颗粒状的用于制作氧化锆陶瓷胚体的原材料,其中,所述塑化剂的质量占总质量的5%~20%,所述塑化剂包括有聚丙烯和石蜡,其聚丙烯和石蜡的比例为1:1~1.2。
本发明采用上述陶瓷粉体的造粒方法,将氧化锆粉经过上述方法加工成颗粒状用于制作氧化锆陶瓷胚体的半成品,一方面方便氧化锆陶瓷原材料的保存,另一方面,加工成颗粒状有利于注塑机工作并制成相应的陶瓷胚体,也简化了陶瓷制作的工艺,解决陶瓷制作工序复杂的问题,本发明设计合理,符合市场需求,适合推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扬攀冶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扬攀冶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401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