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间植物乳杆菌LCT-LP1的培养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40382.5 | 申请日: | 201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58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郝红炜;黄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乐顿生物工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Q1/02;C12R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何叶喧 |
地址: | 100022 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乳杆菌 载人航天器 微生物 培养基培养 保藏 航天器材 技术储备 技术支撑 培养植物 综合控制 密闭舱 乳杆菌 应用 腐蚀 太空 运营 探索 研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植物乳杆菌LCT‑LP1的培养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培养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CT‑LP1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植物乳杆菌培养基培养所述植物乳杆菌;所述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CT‑LP1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578。本发明有助于长期太空密闭舱中微生物对航天器材腐蚀的机理及防控措施研究,有助于深化对载人航天器中微生物风险的认识和加强相关技术储备,有助于探索更加有效的载人航天器微生物综合控制措施,为载人航天器的研制和运营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间植物乳杆菌LCT-LP1的培养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空间探索活动的日益频繁,宇宙空间成为了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太空密闭舱中存在着特定的微生物群落。虽然每一件物品都经过了严格消毒,微生物仍会随航天员身体、人体分泌物、航空部件等进入太空,并在航天器密闭舱室内形成特定微生物群落,既包括无害微生物,也包括一些致病性和腐蚀性微生物。“和平”号运行十余年来空间站内检测到234种微生物。太空密闭舱内的特殊环境因素,包括微重力、弱磁场和粒子辐射等,使得微生物会产生变异,导致它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很低,更加容易生长和繁殖,某些微生物的腐蚀性会增强。太空密闭舱中腐蚀性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使得各种航天材料逐渐产生腐蚀,加速航天器件的降解耗损,将可能导致空间站内的设备运行失灵,影响航天器的长期正常运行及其在轨使用寿命,甚至对飞行安全也会造成很大威胁。航天器服役条件恶劣,在轨时间长,而维修条件相对不足,一旦发生微生物腐蚀设备故障,损失不可估量。国外载人航天器在轨经验和国内地面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微生物会严重威胁航天设备安全。开展长期太空密闭舱中微生物对航天器材腐蚀的机理及防控措施研究,深化对载人航天器中微生物风险的认识和加强相关技术储备,探索更加有效的载人航天器微生物综合控制措施,为载人航天器的研制和运营提供技术支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间植物乳杆菌LCT-LP1的培养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培养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CT-LP1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植物乳杆菌培养基培养所述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CT-LP1。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制备植物乳杆菌LCT-LP1培养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植物乳杆菌培养基培养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CT-LP1。
以上任一所述植物乳杆菌培养基中溶质及其在所述植物乳杆菌培养基中的浓度如下:蛋白胨0.5-1.5g/100ml、牛肉膏0.5-1.5g/100ml、酵母膏0.4-0.6g/100ml、KH2PO40.1-0.3g/100ml、柠檬酸三钠0.1-0.3g/100ml、乙酸钠0.1-0.3g/100ml、葡萄糖1-3g/100ml、Tween80 0.05-0.15mL/100ml、MgSO4·7H2O 0.048-0.068g/100ml、MnSO4·4H2O0.015-0.035g/100ml。
所述溶质及其在所述植物乳杆菌培养基中的浓度具体可为蛋白胨1g/100ml、牛肉膏1g/100ml、酵母膏0.5g/100ml、KH2PO40.2g/100ml、柠檬酸三钠0.2g/100ml、乙酸钠0.2g/100ml、葡萄糖2g/100ml、Tween 800.1mL/100ml、MgSO4·7H2O0.058g/100ml、MnSO4·4H2O0.025g/100ml。
以上任一所述植物乳杆菌培养基的溶剂为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乐顿生物工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富乐顿生物工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403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