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隔震基础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41326.3 | 申请日: | 2016-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87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卢育坤;赫强;孙猛;张瑞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8 | 分类号: | E02D3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现浇 隔震垫 施工 隔震 内芯 铺设 吊装 体内 绑扎钢筋 建筑基础 施工效率 层结构 拆除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隔震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第一结构,包括现浇外壳及铺设于现浇外壳内的第一隔震垫层;第二结构,包括安装于现浇外壳内的预制中间体及铺设于预制中间体内的第二隔震垫层;以及第三结构包括安装于预制中间体内的预制内芯,预制内芯设于第二隔震垫层上;其施工方法:在建筑基础上施工第一结构,包括现浇施工现浇外壳以及于现浇外壳中铺设第一隔震垫层;施工第二结构,包括将预制中间体吊装至第一隔震垫层上以及于预制中间体中铺设第二隔震垫层;施工第三结构,包括将预制内芯吊装至第二隔震垫层上。本发明解决了传统隔震基础因每层结构之间间距较小,存在不方便安装和拆除模板、绑扎钢筋、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隔震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中的基础隔震,就是在建筑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增设厚度不大但具有足够可靠性的隔震结构,以控制地面运动向上部结构传递,在震动时其能量可反馈到地面或由隔震层吸收,以此大大减小上部结构及构件的震动反应,确保建筑物的整体安全,使其内部设备避免被破坏或丧失使用功能、室内人员不遭受伤害也不会有强烈震感。
基础隔震传统的施工是按照从外向内的施工顺序每层进行支模、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但是基础隔震每层之间在间距较小时,给施工时的模板安装以及拆除带来较大难度,而模板安装不好则直接影响了结构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进而影响基础隔震的隔震效果。同时,传统做法逐层施工时,每层结构都要等前一层结构拆模后才能继续施工,增加了施工时间和严重影响工程进度,进而间接增加了工程成本。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隔震基础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传统隔震基础因每层结构之间间距较小,存在不方便安装和拆除模板、绑扎钢筋、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隔震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结构,包括现浇外壳及铺设于所述现浇外壳内的第一隔震垫层;
第二结构,包括安装于所述现浇外壳内的预制中间体及铺设于所述预制中间体内的第二隔震垫层,所述预制中间体设于所述第一隔震垫层上;以及
第三结构,包括安装于所述预制中间体内的预制内芯,所述预制内芯设于所述第二隔震垫层上。
优选地,所述预制中间体包括:
底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隔震垫层顶部,所述底板上设有限位区域;以及
侧壁,围合于所述底板的四周形成用于容置所述预制内芯的容置空间。
优选地,所述预制中间体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竖设于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侧壁围合形成所述限位区域,所述第二隔震垫层铺设于所述限位区域内。
优选地,所述隔板为L形。
优选地,所述预制内芯的底部形成有与所述限位区域相卡合的定位部,所述预制内芯的顶部形成有支撑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隔震垫层包括铺设于所述现浇外壳内的第一干砂缓冲层和铺设于所述第一干砂缓冲层上的第一橡胶减振层;所述第二隔震垫层包括铺设于所述预制中间体内的第二干砂缓冲层和铺设于所述第二干砂缓冲层上的第二橡胶减振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干砂缓冲层和所述第二干砂缓冲层的厚度为250mm~350mm。
优选地,所述第一橡胶减振层和所述第二橡胶减振层的厚度为8mm~12mm。
优选地,所述预制中间体和所述预制内芯上设有吊钩。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隔震基础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413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充气式码头护舷
- 下一篇:一种挖掘装置及挖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