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路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43457.5 | 申请日: | 2016-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42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武强;王明君;刘波;杨浩;陈鑫;邵佳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H04W24/06;H04W24/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模拟路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指定道路路段两端的位置信息,选取覆盖所述指定道路路段两端的道路两端小区集合;
根据所述道路两端小区集合及预先获取的S1接口信令数据,获取指定道路路段上的道路业务;
根据预设字段将预先获取的测量报告样本数据文件MRO测量报告与所述道路业务进行关联,获得所述道路业务对应的MRO测量报告;
将所述道路业务的MRO测量报告映射到预先生成的道路拟合点,并获取每个道路拟合点的指标;
所述将所述道路业务的MRO测量报告映射到预先生成的道路拟合点,包括:
获取MRO测量报告所属小区的经纬度(lngC,latC),及该小区对应的基站到达角B,选取满足公式七及公式八的道路拟合点P,并将所述MRO测量报告映射到该道路拟合点P:
A_P-ANGLE1≤B≤A_P+ANGLE2 公式七;
dist(P,C)≤MAX_COVERAGE 公式八
其中,
其中,道路上的三个相邻拟合点分别为O(lngO,latO)、P(lngP,latP)、Q(lngQ,latQ),MRO测量报告所属小区到三个相邻拟合点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A_O、A_P及A_Q;MRO测量报告所属小区经纬度对应点到道路拟合点P的连线的距离为dist(P,C);ANGLE1、ANGLE2为设定的角度常量,根据线路拟合点对应的角度A_O及A_Q设置;MAX_COVERA为GE设定的小区最大覆盖范围常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路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道路两端小区集合及预先获取的S1接口信令数据,获取指定道路路段上的道路业务,包括:
根据所述道路两端小区集合及预先获取的S1-MME接口信令数据对业务数据进行一次筛选,获得同时占用所述道路两端小区集合的多个候选业务;
将所述多个候选业务所占用的小区中超出指定道路范围的小区剔除,根据剩余的小区对所述多个候选业务进行二次筛选,获得所述指定道路路段上的道路业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路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指定道路路段两端的位置信息,选取覆盖所述指定道路路段两端的道路两端小区集合,包括:
根据指定道路路段两端的经纬度信息,选取同时满足公式一和公式二所示条件的小区作为道路两端小区,根据选取的多个道路两端小区生成道路两端小区集合:
B-ANGLE≤A≤B+ANGLE 公式一
dist(cell,roadponint)≤DIST 公式二
其中,
其中,(lngC,latC)为小区的经纬度,小区方位角为B,(lngP,latP)为道路端点的经纬度,小区经纬度对应点与道路端点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A,小区经纬度对应点与道路端点的连线的距离为dist(cell,roadponint);ANGLE为设定的角度常量,DIST为设定的判断距离常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路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道路两端小区集合及预先获取的S1-MME接口信令数据对业务数据进行一次筛选,获得同时占用所述道路两端小区集合的多个候选业务,包括:
根据预先获取的S1-MME接口信令数据中的业务流程开始时间及小区识别码,筛选出预设时间段内同时占用所述道路两端小区集合的业务对应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及用户设备在移动性管理实体侧S1接口上的唯一标识,以获得同时占用所述道路两端小区集合的多个候选业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4345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减速机其低速轴组件
- 下一篇:直接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