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绕组摆放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45140.5 | 申请日: | 2016-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5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顾宝怀;徐跃成;顾正东;房保平;修红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浩正电气有限公司;特福隆(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28 | 分类号: | H02K3/28;H02K3/3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008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绕组 摆放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绕组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绕组摆放结构。
背景技术
在各种应急场合的情况下,交流电机至今无法取代直流电机的工作,尤其是在发电厂或核电厂的场合。普通蓄电池供电的直流电机当电压小于110V时可以不带换向极绕组,核电厂的供电蓄电池通常大于110V,如220V供电蓄电池,因此电机需要带换向绕组。由于核电厂的电机为开环运行,为了保证电机的稳定运行,核电厂的电机通常采用复励电机,因此,电机的内腔需要有较大的空间来摆放并励、串励和换向绕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产生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组摆放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绕组摆放结构,其中,包括:一电机定子和四绕组单元,四所述绕组单元呈圆周阵列均匀的设置在所述电机定子的内缘,其中,每一绕组单元包括;两换向绕组,两所述换向绕组沿所述电机定子的内缘横向设置;一并励绕组,所述并励绕组设置在一所述换向绕组的内侧,所述并励绕组设置在所述电机定子一对极的一侧;一串励绕组,所述串励绕组设置在另一所述换向绕组的内侧,所述串励绕组设置在所述电机定子的同一对极的另一侧;两补偿绕组,所述电机定子的同一对极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两补偿绕组槽,两所述补偿绕组分别设置在四所述补偿绕组槽的内部,两补偿绕组槽设置在所述串励绕组相对于所述并励绕组的另一侧,另两补偿绕组槽设置在所述并励绕组相对于所述串励绕组的另一侧。
上述的绕组摆放结构,其中,所述换向绕组、所述并励绕组、所述串励绕组和所述补偿绕组的轴向端部均位于同一平面内,以降低电机的总长度。
上述的绕组摆放结构,其中,所述补偿绕组的端部设置在主极绕组的上侧。
上述的绕组摆放结构,其中,所述换向绕组与所述并励绕组之间绝缘,所述换向绕组与所述串励绕组之间绝缘。
上述的绕组摆放结构,其中,所述换向绕组与所述并励绕组之间设置有绝缘纸,所述换向绕组与所述串励绕组之间设置有绝缘纸。
上述的绕组摆放结构,其中,所述绝缘纸采用厚度为0.18毫米的H级绝缘纸。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换向绕组的横向设置,使得电机腔体内腾出了更大的空间以放置主极绕组。
(2)本发明将补偿绕组的端部由现有技术中设置在主级绕组的下侧改为设置在主极绕组的上侧,有效减小了主机极靴的高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绕组摆放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中:1、电机定子;21、换向绕组;22、换向绕组;23、并励绕组;24、串励绕组;25、补偿绕组;26、补偿绕组;27、补偿绕组;28、补偿绕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图1是本发明的绕组摆放结构的示意图,请参见图1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绕组摆放结构,包括有:电机定子1和四绕组单元,四绕组单元呈圆周阵列均匀的设置在电机定子1的内缘。
此外,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所示,示出了一组绕组单元,每一组绕组单元包括;换向绕组21和换向绕组22,换向绕组21和换向绕组22为同一换向绕组,换向绕组21和换向绕组22沿电机定子1的内缘横向设置,换向绕组21和换向绕组22由普通直流电机中的竖放改为横放,可以腾出空间摆放更多的主极绕组。
另外,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每一组绕组单元还包括:并励绕组23和串励绕组24,并励绕组23设置在一换向绕组21的内侧,并励绕组23设置在电机定子2一对极的一侧,串励绕组24设置在另一换向绕组22的内侧,串励绕组24设置在电机定子2的同一对极的另一侧,将并励绕组23和串励绕组24设置在同一对极的两侧,省去了并励绕组23和串励绕组24之间的绝缘,提高了电机内腔的利用率,并提高了电机的电气和绝缘性能的可靠性。
还有,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每一组绕组单元还包括:补偿绕组25、补偿绕组26、补偿绕组27和补偿绕组28,补偿绕组25、补偿绕组26、补偿绕组27和补偿绕组28为同一补偿绕组,电机定子1上开设有四补偿槽,补偿绕组25、补偿绕组26、补偿绕组27和补偿绕组28设置在四补偿绕组槽的内部。四补偿绕组25和补偿绕组26设置在并励绕组23的相对于串励绕组24的另一侧,补偿绕组27和补偿绕组28设置在串励绕组24的相对于并励绕组23的另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浩正电气有限公司;特福隆(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浩正电气有限公司;特福隆(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451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功率高转速异步电机用实心转子
- 下一篇:动力总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