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叠前时间偏移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45815.6 | 申请日: | 2016-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26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狮虎;赵长海;薛贵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徐焕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任务分配 并行算法 时间偏移 方法和装置 计算节点 多核 叠前偏移成像 地震数据 共享内存 技术效果 计算单元 计算能力 数量相等 网络堵塞 网络流量 一次分配 第三层 第一层 炮检距 输出道 输入道 三层 | ||
1.一种叠前时间偏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PSTM处理的输入数据映射到四维坐标空间内得到输入地震数据,其中,所述四维坐标空间包括:CMP line、CMP、记录时间和炮检距;
对所述输入地震数据,沿炮检距维度进行分解,得到多个炮检距区间输入数据子集;
确定所述输入地震数据经过PSTM处理后,输出数据集的炮检距个数;
按照一个或多个炮检距区间输入数据子集与一个炮检距成像结果数据对应作为一个叠前时间偏移计算任务的方式进行划分,得到与炮检距个数的数量相等的计算任务;
将参与计算的节点划分为多个计算节点组;
按照下述三级方法进行并行任务分配:在节点组之间采用共炮检距并行算法:一个计算节点组一次分配一个计算任务的方式;在一个节点组内各节点之间采用输出道叠前时间偏移并行算法;在节点内多核之间采用输入道叠前时间偏移并行算法;
其中,在一个节点组内各节点之间采用输出道叠前时间偏移并行算法,包括:
将分配至当前计算节点组的计算任务的所有输入地震数据按照地震道数为单位,在计算节点组内的各个计算节点中进行均分;
各个计算节点在各自的分布式内存中申请相同大小的空间用于存放成像结果,其中,申请的空间等于一个共炮检距偏移结果数据体的大小;
各个计算节点独自完成分配至自身的计算任务;
在当前计算节点组中的各个节点都计算完成后,对各个计算节点的偏移结果进行合并;
在节点内多核之间采用输入道叠前时间偏移并行算法,包括:
对成像空间按照当前节点的核数进行均分,保证一个核负责一份成像空间的计算任务;
当前节点的所有核一次完成一个相同输入地震道偏移,不同核计算各自的成像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个计算节点组一次分配一个计算任务的方式,将所述与炮检距个数的数量相等的计算任务分配至所述多个计算节点组,包括:
当计算任务的数量和计算节点组的数量不相等时,建立任务池和资源池,按照双循环方法进行计算任务分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炮检距区间输入数据子集中各个数据子集是单独存放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输入地震数据,沿炮检距维度进行分解,得到多个炮检距区间数据子集,包括:
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炮检距区间数据子集的个数:
j=(max_offset-min_offset)/5+1
其中,j表示炮检距区间数据子集的个数,min_offset表示输入数据中的最小炮检距,max_offset表示输入数据中的最大炮检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公式确定所述输入地震数据经过PSTM处理后,输出数据集的炮检距个数:
k=(max_offset-min_offset)/offset_inc
其中,k表示输出数据集的炮检距个数,min_offset表示作业参数中的最小炮检距,max_offset表示作业参数中的最大炮检距,offset_inc表示作业参数中的炮检距增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4581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抗冻性能的评价方法
- 下一篇:一种棱镜复合膜用基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