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户行为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48191.3 | 申请日: | 201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56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宋阿芳;李东亮;赵飞;王发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2/02 | 分类号: | H04W12/02;H04W24/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许蓓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 行为 数据 处理 方法 以及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行为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装置,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区分可信第三方和不可信第三方,在向不可信第三方提供用户行为数据时将其中的敏感信息进行不可逆加密,降低了传输过程中敏感信息被截获后破解的概率,降低了不可信第三方将用户敏感信息泄露的可能性,提高了用户敏感信息的安全性,同时,不可信第三方仍然可以获得标识用户敏感信息的不可逆密文与非敏感数据一起作为用户的行为数据,不影响不可信第三方对不同用户或用户群的行为进行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户行为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信令分析系统是运营商进行市场分析及趋势预测、故障定位的基础运维系统之一。信令分析系统可以收集来自不同网络的用户信令例如通话、短信、定位等信令。对信令中用户行为的分析还可以衍生出众多增值业务,用户行为分析要求实时性、关联性、安全性同时具备,并能灵活地根据需求向其他系统提供不同规格的用户数据。
目前一些信令分析系统对用户敏感信息的保护常常依赖组网安全,在系统中用户敏感信息以明文出现,并不脱敏,因此无论对于外部入侵者还是内部人员,用户信息都存在暴露隐患。另外,信令分析系统向任何第三方提供用户行为数据时对用户敏感信息进行简单可逆加密的直接使用明文,容易造成用户的敏感信息被泄露,降低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在向第三方提供用户行为数据的过程中增强用户敏感信息的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用户行为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提取用户行为数据中的敏感数据;对敏感数据进行不可逆加密获得不可逆密文;将用户行为数据中的非敏感数据以及不可逆密文发送至不可信第三方,以便不可信第三方使用不可逆密文标识用户的敏感数据,并与非敏感数据一起作为用户的行为数据,不可信第三方为未获得授权获知用户敏感数据的第三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用户行为数据的处理装置,包括:敏感数据提取单元,用于提取用户行为数据中的敏感数据;不可逆加密单元,用于对敏感数据进行不可逆加密获得不可逆密文;用户数据发生将用户行为数据中的非敏感数据以及不可逆密文发送至不可信第三方,以便不可信第三方使用不可逆密文标识用户的敏感数据,并与非敏感数据一起作为用户的行为数据,不可信第三方为未获得授权获知用户敏感数据的第三方。
本发明区分可信第三方和不可信第三方,在向不可信第三方提供用户行为数据时将其中的敏感信息进行不可逆加密,降低了传输过程中敏感信息被截获后破解的概率,降低了不可信第三方将用户敏感信息泄露的可能性,提高了用户敏感信息的安全性,同时,不可信第三方仍然可以获得标识用户敏感信息的不可逆密文与非敏感数据一起作为用户的行为数据,不影响不可信第三方对不同用户或用户群的行为进行分析。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户行为数据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户行为数据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户行为数据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户行为数据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481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