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冲减震模杯及其制作方法和具有其的运动文胸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48238.6 | 申请日: | 2016-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1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臧志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美山子制衣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C3/00 | 分类号: | A41C3/00;A41C3/12;A41C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林传贵 |
地址: | 2152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 减震 及其 制作方法 具有 运动 文胸 | ||
1.一种缓冲减震模杯,包括相结合的模杯面层和模杯底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杯面层包括面布和结合在所述面布上的外减震层,所述外减震层具有多个向内凸起的外缓冲柱,相邻的所述外缓冲柱之间具有外缓冲空隙;所述模杯底层包括底布和结合在所述底布上的内减震层,所述内减震层具有多个向外凸起的内缓冲柱,相邻的所述内缓冲柱之间具有内缓冲空隙;所述内缓冲柱与所述外缓冲柱一一对应设置,并且相对应的所述内缓冲柱的顶面与所述外缓冲柱的顶面相互接触,所述外缓冲空隙与所述内缓冲空隙组成缓冲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减震模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减震层和所述内减震层至少其中一个是热塑性弹性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缓冲减震模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弹性体为海绵、直立绵和硅胶的其中一种或者其中两种以上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减震模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缓冲层的表面与所述内缓冲层的表面结合在一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减震模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制作模杯面层:准备面布,并且准备第一块热塑性弹性体作为外减震层,然后将所述面布和第一块热塑性弹性体层叠后通过第一模压模具进行至少一次模压结合过程,定型成具有多个所述外缓冲柱的所述模杯面层;
制作模杯底层:准备底布,并且准备第二块热塑性弹性体作为内减震层,然后将所述底布和第二块热塑性弹性体层叠后通过第二模压模具进行至少一次模压成型过程,定型成具有多个所述内缓冲柱的所述模杯底层;
模压结合:通过第三模压模具将所述模杯面层和所述模杯底层模压结合在一起,得到所述的缓冲减震模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冲减震模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布在通过第一模压模具定型后形成向外侧隆起的弧形;所述底布在通过第二模压模具定型后形成从上端至下端先向外侧隆起再向内侧凹进的“S”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冲减震模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减震层的厚度大于所述面布,所述内减震层的厚度大于所述底布。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冲减震模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弹性体为海绵、直立绵和硅胶的其中一种或者其中两种以上的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冲减震模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修剪:将成型后的缓冲减震模杯进行修剪,剪掉多余的边缘。
10.运动文胸,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缓冲减震模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美山子制衣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美山子制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4823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