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纳米颗粒物气溶胶质谱仪的毛细管进样接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55161.5 | 申请日: | 201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493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张为俊;郭晓天;唐小锋;温作赢;朱宇鹏;方波;赵卫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J49/04 | 分类号: | H01J49/04;H01J49/34;G01N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创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77 | 代理人: | 吕学文,武媛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纳米 颗粒 气溶胶 质谱仪 毛细管 接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本发明属于气溶胶质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纳米颗粒物(直径小于50nm)化学组分在线检测气溶胶质谱仪的毛细管大气压进样和传输的质谱接口装置。
背景技术
气溶胶颗粒物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气中纳米颗粒物的数密度非常大,其比例能占到总颗粒物数目的80%以上,它们在大气中吸收和散射光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形成雾霾,影响空气质量和全球气候;而且由于其比表面积大,单位面积上吸附的有害物质多,更容易沉积到人的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纳米颗粒物,尤其是大气新粒子是气溶胶颗粒物的重要来源。实时在线测量大气中纳米颗粒物的化学组分,对于理解我国新粒子的成核和生长机制、认清二次细粒子的来源和揭示我国大气复合污染的成因等具有重要意义。
气溶胶颗粒物的化学组分测量依赖于气溶胶质谱检测技术和仪器的发展。由于纳米颗粒物的粒径非常小,直径仅为一到几十个nm,测量其化学组分极为困难,存在着很大的技术挑战,其中,如何实现纳米颗粒物的大气压进样和高效率传输是关键。
空气动力学透镜作为通用的气溶胶颗粒物进样装置,已经大量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气溶胶质谱仪器中。然而,由于受布朗运动的影响,空气动力学透镜对粒径小于60nm纳米颗粒物的传输效率非常低,不能够作为纳米颗粒物的质谱进样装置。
我们研制的用于纳米颗粒物气溶胶质谱仪的毛细管进样接口装置,发展了全新的带电毛细管气溶胶质谱仪接口技术,能够实现纳米颗粒物的大气压进样、聚焦和高效率传输,通过外接一台质谱仪就能够用于实现大气中纳米颗粒物的化学组分实时在线测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诸多问题,本发明提供所述毛细管进样接口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通用接头、缓冲腔和差分腔室;通用接头设有与气溶胶颗粒物预处理仪器相连接的气溶胶入口及限流小孔;缓冲腔设有压力计接口;差分腔室设有压力计接口、电压接口、真空泵接口,差分腔室内部包括毛细管、固定毛细管所用的定位陶瓷和定位螺钉、聚焦透镜、固定聚焦透镜和定位陶瓷所用的绝缘直筒和差分腔室出口。
其中,缓冲腔与差分腔室通过毛细管连接,毛细管的入口与缓冲腔的出口相连,定位陶瓷与毛细管保持同轴心,毛细管垂直穿过定位陶瓷的几何中心孔,且定位陶瓷设置于毛细管的中前部。
其中,聚焦透镜由5块电极片组成,第一块电极片位于定位陶瓷的前侧,第二块位于毛细管的末端,从第三块到第五块依次位于毛细管出口后侧,并且所有的电极片都与毛细管保持同轴心,且与毛细管垂直设置。
其中,气溶胶颗粒物预处理仪器是扫描式电迁移率颗粒物粒径谱仪SMPS。
本发明能够实现纳米颗粒物的大气压进样和高效率传输,具体过程如下:
1、气溶胶颗粒物预处理仪器(如扫描式电迁移率颗粒物粒径谱仪SMPS)对大气中的纳米颗粒物进行预处理,使纳米颗粒物带上电荷,并实现粒径选择;带电纳米颗粒物和载气通过管道连接至本毛细管进样接口装置的通用接头,通过限流小孔传输至缓冲腔;
2、在缓冲腔中,气体的压强将从一个大气压(105Pa)下降至千帕量级,实现第一级真空差分,并满足毛细管对纳米颗粒物的传输聚焦要求;载气包裹着的带电纳米颗粒物通过毛细管传输汇聚进入差分腔室;
3、在毛细管的表面施加电压,带电纳米颗粒物在毛细管内的传输过程中还将受到电场作用力,克服纳米颗粒物的布朗运动影响,使得纳米颗粒物能够聚集在毛细管的中心轴线上,减小纳米颗粒物的传输损耗;由于毛细管的直径小,大的长度/直径比能够满足真空度的变化梯度,实现第二级真空差分;
4、在毛细管的出口处,真空泵接口外接的真空泵抽走载气;聚焦透镜对带电纳米颗粒物进行再次汇聚,只有带电纳米颗粒物通过差分腔室的出口(第三级真空差分),通过后接质谱仪器就能够检测纳米颗粒物的化学组分。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新的气溶胶质谱仪器接口技术,将毛细管应用于纳米颗粒物的大气压进样和传输;
2、在毛细管表面施加电压,通过电场作用力补偿纳米颗粒物传输中的布朗运动影响,使带上电荷的纳米颗粒物能够汇聚于毛细管的轴线上,实现纳米颗粒物大气压进样和高效率传输;
3、差分腔室连接的真空泵能够去除带电纳米颗粒物的气体伴随物,避免了大气中气体污染物的干扰,检测获得的化学组分仅来源于纳米颗粒物的贡献;聚焦透镜能够进一步汇聚带电纳米颗粒物,使得带电纳米颗粒物能够高效率传输,到达腔室的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551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离室装置
- 下一篇:基于低温等离子体放电的复合离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