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储层有效性的评价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60016.6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1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肖承文;刘瑞林;杨海军;张承森;谢芳;吴兴能;祁新中;郭秀丽;张林;朱志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李小波;黄健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效性 评价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层有效性的评价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待评价储层的平均井径、平均深电阻率、平均浅电阻率和泥浆电阻率;在不同的侵入带电阻率条件下,根据平均井径、泥浆电阻率、双侧向测井仪器的仪器半径和侵入带电阻率,获得深侧向测井响应值和浅侧向测井响应值;在不同的侵入带电阻率条件下,获得差值最小时对应的侵入带半径和地层真电阻率;根据不同的侵入带电阻率,以及待评价储层在不同的侵入带电阻率条件下分别对应的侵入带半径,确定待评价储层的侵入带电阻率径向分布系数。本发明提供的储层有效性的评价方法,可以提高储层有效性评价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层有效性的评价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日益深入,钻开油气层后能自然产出油气的井越来越少,储层大多都要经过后续工艺对储层进行酸压改造后才能获得较高的工业油气流。然而,酸压改造是耗费巨大的工艺,因此需要在酸压改造之前评价储层是否有好的酸压效果,即对储层进行有效性评价。
目前,通常采用三孔隙度模型进行储层有效性的评价,该模型假设岩石的孔隙由三种孔隙成分构成,包括:基块孔隙、孤立孔洞及连通孔洞。该模型应用密度测井资料计算总孔隙度,应用声波测井资料计算基块孔隙度,应用双侧向测井资料及构造的导电模型计算,在总孔隙度与基块孔隙度的差额中,有多少孤立孔洞孔隙度,有多少连通孔隙度,最后,应用连通孔隙度与总孔隙度的比值大小去度量储层的有效性。
但是,在上述储层有效性的评价方法中,构造的导电模型较为简单,对于碳酸盐岩储层等的导电并不适用,降低了储层有效性的评价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层有效性的评价方法和装置,可以提高储层有效性评价的准确性。
本发明提供的储层有效性的评价方法,包括:
获取待评价储层的平均井径、平均深电阻率、平均浅电阻率和泥浆电阻率;
在不同的侵入带电阻率条件下,根据所述平均井径、所述泥浆电阻率、双侧向测井仪器的仪器半径和侵入带电阻率,利用双侧向测井仪器响应模型获得对应的深侧向测井响应值和浅侧向测井响应值;
在不同的侵入带电阻率条件下,计算所述待评价储层对应的差值,并将差值最小时对应的侵入带半径和地层真电阻率作为所述待评价储层在不同的侵入带电阻率条件下的侵入带半径和地层真电阻率;所述差值为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的和;所述第一差值为所述平均深电阻率与深侧向测井响应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所述第二差值为所述平均浅电阻率与浅侧向测井响应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
根据不同的侵入带电阻率,以及所述待评价储层在不同的侵入带电阻率条件下分别对应的侵入带半径,确定所述待评价储层的侵入带电阻率径向分布系数;所述侵入带电阻率径向分布系数反映了所述待评价储层的有效性。
本发明提供的储层有效性的评价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评价储层的平均井径、平均深电阻率、平均浅电阻率和泥浆电阻率;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不同的侵入带电阻率条件下,根据所述平均井径、所述泥浆电阻率、双侧向测井仪器的仪器半径和侵入带电阻率,利用双侧向测井仪器响应模型获得对应的深侧向测井响应值和浅侧向测井响应值;
确定模块,用于在不同的侵入带电阻率条件下,计算所述待评价储层对应的差值,并将差值最小时对应的侵入带半径和地层真电阻率作为所述待评价储层在不同的侵入带电阻率条件下的侵入带半径和地层真电阻率;所述差值为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的和;所述第一差值为所述平均深电阻率与深侧向测井响应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所述第二差值为所述平均浅电阻率与浅侧向测井响应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600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