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金属间化合物粘结相的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60484.3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6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梅;刘福娇;龙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9/08 | 分类号: | C22C29/08;C22C1/05;C22C1/10;B22F3/02;B22F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化合物 粘结 硬质合金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含金属间化合物粘结相的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含以下步骤:
(1)Ni(OH)
(2)Ni(OH)
(3)硬质合金混合粉末制备与硬质合金生坯制备:将Ni(OH)
(4)两阶段气氛烧结形成含金属间化合物粘结相的硬质合金:硬质合金生坯先以Ar/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金属间化合物粘结相的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其进一步的特征在于:
(1)C
(2)制备Ni(OH)
(3)硬质合金混合粉末制备与硬质合金生坯制备中球磨时采用Φ6mm的WC-6wt%Co硬质合金球,硬质合金球的重量为WC的3~5倍;
(4)两阶段气氛烧结形成含金属间化合物粘结相的硬质合金时的升温速度为5~15℃/min,反应结束后的降温速度为5~15℃/min,所用的Ar/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6048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缸内压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