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块及其应用的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63617.2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0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谢志宏;王志桂;郑傑文;刘育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块 及其 应用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揭露一种背光模块及其应用的显示装置。背光模块包含背板、发光组件、支撑件以及光学膜。背板包含底板、侧墙以及第一限位结构,其中侧墙连接底板的侧边,第一限位结构设置于侧墙上。发光组件设置于背板上。支撑件包含底座、第二限位结构以及突起。第二限位结构及突起分别连接底座的相对侧,底座是承托于背板的底板上,第二限位结构以朝向底板的方向嵌合第一限位结构,突起是从底座向上延伸出。光学膜设置于发光组件上,其中光学膜包含至少一定位开口,突起穿过定位开口。如此一来,光学膜可透过支撑件相对背板固定,且防止支撑件的跳脱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背光模块及其应用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由于液晶显示面板本身无法发光,因此液晶显示装置会设有背光模块以提供光源给液晶显示面板显示影像。背光模块中包含有光学膜以均匀化来自导光板的光分布。
目前,为了固定光学膜,背光模块中常设计有定位柱,光学膜常设计有凸耳结构,透过定位柱穿过凸耳结构的开口而固定光学膜。美国专利申请公开案20160004007中,设计支撑件具有定位柱,定位柱由上而下穿过光学膜,如此以将光学膜固定于支撑件与背板之间,另一方面,背板的侧墙具有朝外的凸起以穿过支撑件的开口进而限制支撑件的上下移动。然而,此种支撑件在组装的过程容易脱离背板,且有装设步骤繁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中,可通过设计支撑件、光学膜与背板的结构关系,来解决前述先前技术所提及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背光模块包含背板、发光组件、支撑件以及光学膜。背板包含底板、侧墙以及第一限位结构,其中侧墙连接底板的侧边,第一限位结构设置于侧墙上。发光组件设置于背板上。支撑件包含底座、第二限位结构以及突起。第二限位结构及突起分别连接底座的相对侧。底座是承托于背板的底板,第二限位结构以朝向该底板的方向嵌合于第一限位结构,突起是从底座向上延伸出。光学膜,设置于发光组件上,其中光学膜包含至少一定位开口,突起穿过定位开口。
于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第二限位结构具有侧板,侧板连接该底座的侧板,其中侧板与底座共同定义一开口,第一限位结构包含延伸墙,延伸墙穿过开口。
于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延伸墙平行于侧墙。
于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侧板接触延伸墙。
于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侧墙与第一限位结构的延伸墙分别位于侧板的相对两侧。
于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延伸墙不位于侧墙所在的平面上,侧板包含凹陷部分,供穿过开口的延伸墙的至少部分嵌合于凹陷部分。
于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第二限位结构沿底座的上表面的法线方向延伸。
于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背光模块还包含一胶框,其中支撑件设置于胶框和背板之间。
于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胶框包含凹槽,以容纳支撑件的突起。
于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背板包含定位突起,定位突起连接底板,光学膜包含至少一第二定位开口,定位突起穿过该第二定位开口。
于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背光模块还包含后壳,后壳于该光学膜的投影覆盖该第二定位开口,且不覆盖该第一定位开口。
根据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本发明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其包含前述的背光模块、后壳以及显示面板。背光模块配置于显示面板与后壳之间,且后壳仅覆盖部分的背光模块。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A为沿图1的线2A-2A的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636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