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式炉的物料进取料装置和管式炉以及煤气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63724.5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00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张然;李军;王芳杰;刘艳芳;崔龙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7B17/02 | 分类号: | F27B17/02;F27D3/00;F27D13/00;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国平;顾映芬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式炉 物料 进取 装置 以及 煤气化 方法 | ||
1.一种管式炉的物料进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物料准备间(21)、排气间(22)、物料杆(23)、料仓(24)和隔断件(25);所述物料准备间(21)和所述排气间(22)通过隔断件(25)控制连通或不连通,所述物料杆(23)用于在开启所述隔断件(25)后控制所述料仓(24)在所述物料准备间(21)和所述管式炉的炉体之间移动;所述排气间(22)的下部设置有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隔断件(25)为法兰型刀型闸阀部件、法兰型球型闸阀部件和法兰型多接口直板部件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隔断件(25)通过手动、气动或链动方式控制所述物料准备间(21)和所述排气间(22)连通或不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物料杆(23)中与所述料仓(24)直接接触的一端设置有L型钩子,该物料杆(23)用于将所述料仓(24)推入所述管式炉的炉体中,以及所述L型钩子将所述料仓(24)拖出所述管式炉的炉体。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物料杆(23)与所述物料准备间(21)的接触处通过橡胶环进行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排气间(22)的凹槽处设置有排气管(2b)。
7.一种管式炉,其特征在于,该管式炉包括水气预热单元(11)、炉体(12)、物料进取料装置(16)和尾气处理单元(17),所述水气预热单元(11)和所述物料进取料装置(16)与所述炉体(12)通过管线连通,使得来自所述水气预热单元(11)的预热的水气混合物与来自所述物料进取料装置(16)的物料在所述炉体(12)中进行热处理,以及经热处理后得到的尾气进入所述尾气处理单元(17),其中,所述物料进取料装置(16)为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管式炉的物料进取料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式炉,其中,所述炉体(12)为刚玉管,所述炉体(12)的入口与所述物料进取料装置(16)之间以及所述炉体(12)的底部由石墨垫圈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式炉,其中,所述尾气处理单元(17)中包括冷凝设备(13)、缓冲和碱洗设备(14)和暗燃烧炉(15),来自所述炉体(12)的尾气先进入所述冷凝设备(13)中进行冷凝,然后将所得气体引入至所述缓冲和碱洗设备(14)中进行碱洗,以及将碱洗后的气体引入至所述暗燃烧炉(15)中进行燃烧。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管式炉,其中,所述炉体(12)中远离所述物料进取料装置(16)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2a),来自所述水气预热单元(11)的预热的水气混合物从所述进气口(2a)处引入至所述炉体(12)中。
11.一种煤气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水气混合物在水气预热单元中进行预热后经管线引入至管式炉的炉体中,以及将待处理的煤通过物料进取料装置引入至所述炉体中与其中的所述水气混合物进行热处理;然后将热处理后得到的尾气引入至尾气处理单元中进行后处理;其中,所述待处理的煤在所述物料进取料装置的物料准备间引入至料仓中,开启隔断件使得所述物料准备间与排气间连通,并通过物料杆将装有所述待处理的煤的料仓从所述物料准备间经过所述排气间而引入至所述炉体中,并将所述物料杆抽回使得所述物料杆中与料仓直接接触的一端位于所述物料准备间中,以及随后关闭所述隔断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尾气先进入尾气处理单元的冷凝设备中进行冷凝,然后将所得气体引入至缓冲和碱洗设备中进行碱洗,以及将碱洗后的气体引入至暗燃烧炉中进行燃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6372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磁助电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跨载波调度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