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内饰件搪塑床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64442.7 | 申请日: | 2016-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61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冯建军;顾志伟;王东生;高涌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超达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1/04 | 分类号: | B29C41/04;B29C41/34;B29C3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内饰件 搪塑床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搪塑床,包括升降机构、水平输送机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框架,安装在翻转框架上的粉箱自动锁紧机构、模具自动锁紧机构,模具自动锁紧机构采用自锁结构。本发明优点在于:无需人工锁紧模具和粉箱,且锁紧速度快,且在锁紧模具的过程中,利用自身结构实现自锁,确保模具不会脱离翻转框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搪塑床,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搪塑床。
背景技术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市场和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汽车用户,各大汽车制造商日益关注相关零部件的制造工艺技术,汽车内饰成型工艺备受关注。汽车仪表板与门内饰板是汽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汽车内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发展的具体体现。
采用搪塑技术加工的汽车仪表台及门内饰板表皮,产品的外观、质地及手感是其它成型工艺无法比拟的,尤其是外观纹理,在产品的边沿和拐角处完全一致。但目前国内不具备搪塑技术所需的产品材料、产品成型模具和生产设备等条件,世界上也只有少数几家公司能够生产这种原材料、模具及专用设备,故搪塑产品价格很高。随着国内原材料的研发及机械加工能力的提升,该工艺将会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当中。
目前汽车内饰件搪塑工艺所采用的搪塑床如专利申请号CN200910187201公开了一种搪塑机,其由取件翻转架单元、机械手单元、冷却室单元、空气加热装置单元、更换粉室单元、成型翻转架单元、模具架单元、粉料箱单元和总机架组成,其中,成型翻转单元用于将粉箱、模具固定在其上后,通过不断的翻转将粉箱中的TPU塑料粉末倒入模具中,粉末就被均匀的熔化到被加热的搪塑模具内腔的表面上,形成仪表板搪塑表皮。
如图1所示,其成型翻转架单元包括总机架9、辊子输送机100和一号X 型举升机101;一号X 型举升机101设置在总机架9上,辊子输送机100 位于一号X 型举升机101的上面,与一号X 型举升机101 固定连接,滚子102(翻转框架)位于辊子输送机100上方,滚子102 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分别与辊子输送机100和总机架9 转动连接,滚子102的一端由电机驱动转动。而模具和分料箱在固定到滚子102上时,采用人工固定的方式进行,效率低下,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锁紧效率高且安全可靠的汽车内饰件搪塑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内饰件搪塑床,包括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安装在搪塑床的机架底部上,所述升降机构顶端安装有输送机构支承板,该输送机构支承板与升降机构之间设置有若干弹性复位件;水平输送机构,该水平输送机构安装在输送机构支承板上,用于将搪塑用料箱自搪塑床的机架外输送至机架内;翻转机构,该翻转机构安装在搪塑床的机架顶部,用于控制搪塑床的料箱和模具锁紧和同步翻转;
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
一翻转框架,该翻转框架为一由边框组成的口字型结构,其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口字型工作面,限定翻转框架上其中一口字型工作面所在侧为模具安装侧,另一口字型工作面所在侧为粉箱安装侧,并限定翻转框架的各边框中靠近翻转框架中心的一侧为边框内侧,远离翻转框架中心的一侧为边框外侧;所述翻转框架的两端通过翻转轴和轴承组件支承在机架的顶部,该翻转框架由翻转驱动机构驱动绕翻转轴转动实现翻转动作;
若干粉箱自动锁紧机构,所述粉箱自动锁紧机构均安装在翻转框架上,并用于将粉箱固定在翻转框架的粉箱安装侧;
若干模具自动锁紧机构,所述模具自动锁紧机构用于将模具压紧在翻转框架的模具安装侧,其包括模具锁紧支架、模具锁紧缸、旋转臂座、旋转臂、压紧块和安全锁块, 具体结构为:
一模具锁紧支架,该模具锁紧支架固定在翻转框架的边框上,模具锁紧缸的缸体与模具锁紧支架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超达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通超达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644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