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驱避天敌昆虫和蜜蜂的屏蔽保护型杀虫剂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67091.5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78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祥;张佩文;徐汉虹;秦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65/24 | 分类号: | A01N65/24;A01N51/00;A01N25/04;A01N25/22;A01P17/00;A01P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张月光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敌 昆虫 蜜蜂 屏蔽 保护 杀虫剂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避天敌昆虫和蜜蜂的屏蔽保护型杀虫剂,由吡虫啉、芳樟油、乳化剂以及抗氧化剂组成,其中吡虫啉的质量含量为0.1%~40%,芳樟油的质量含量为50%~95%,乳化剂的质量含量为1%~10%,抗氧化剂0.1%~0.8%。本发明产品用植物精油头油和尾油取代乳油制备过程中用到的有毒的有机溶剂,从而对天敌昆虫和蜜蜂起到具有驱避屏蔽保护作用,形成一种精油对农药的屏障系统,不仅降低了农药成本,还具有良好的杀虫活性,降低了农药用量,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制剂,尤其涉及一种驱避天敌昆虫和蜜蜂的屏蔽保护型杀虫剂。
背景技术
吡虫啉是烟碱类超高效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相对安全等特点,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由于生物活性高、持效期长、对动植物安全,广泛应用于玉米、大豆、棉花、水稻、小麦、蔬菜等多种作物。但吡虫啉的过度使用对天敌昆虫、蜜蜂健康存在诸多的危害,而天敌昆虫与蜜蜂都在农业生产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目前,吡虫啉已有农药生产剂型十余种。在从原药到其乳油制剂的生产过程中,有许多安全环保不达标的因素。吡虫啉乳油虽具有制造简单、计量容易、活性组分在靶标作物上分布比较均匀、生物活性比较高等优点,但缺点是在配制过程中使用了大量有机溶剂,如二甲苯、甲苯等,含量一般在20~90%,这些溶剂具有毒性大、易燃、贮运不安全和对植物易产生药害、对环境污染严重等危害。同时,这些有机溶剂在乳油加工、包装及使用过程中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特别是在农药使用喷洒过程中,有机溶剂洒到自然环境中,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还会导致生物慢性中毒。
因此,我国一直致力于降低高毒农药的用量,用安全环保的新型农药品种替代高毒农药的研究。
芳樟精油是樟属植物芳樟醇型樟树的枝、叶等随水蒸气蒸馏出的一类易挥发、具有强烈气味的油状液体的总称。主要用于化妆品、家用洗涤剂、家具护理产品、杀虫剂、香料的制造,在食品和饮料加工过程中,也用到了芳樟醇做香料和调味剂。制备过程中前20%~30%、后20%~30%的油分别叫做头油和尾油,是芳樟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芳樟油其来源于大自然,取材广泛,对环境兼容性好,无残留,对人类健康无害,且芳樟油头油和尾油的价格相对便宜,低于大部分有机溶剂的市场价格,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研究发现芳樟油及其组分对害虫具有毒杀、拒食、忌避、引诱、抑制生长发育等活性。
本发明中,将吡虫啉和芳樟油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制备出能够驱避天敌昆虫和蜜蜂的乳油制剂,实现了害虫防治过程中农药和天敌昆虫的相互协同,不仅消灭了害虫,还保护了天敌昆虫,具有增效效果;同时,芳樟油头油和尾油代替二甲苯等有机溶剂,解决了环境污染、生物中毒等问题,使化学农药、蜜蜂和天敌之间保持一种生态平衡关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所指出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杀虫率高、环境污染少并能够驱避天敌昆虫和蜜蜂的屏蔽保护型杀虫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驱避天敌昆虫和蜜蜂的屏蔽保护型杀虫剂,由吡虫啉、芳樟油、乳化剂以及抗氧化剂组成,其中吡虫啉的质量含量为0.1%~40%,芳樟油的质量含量为50%~95%,乳化剂的质量含量为1%~10%,抗氧化剂0.1%~0.8%。
进一步的,吡虫啉的质量含量为5%~20%,芳樟油的质量含量为70%~90%,乳化剂的质量含量为7%~10%,抗氧化剂的质量含量为0.2%~0.5%。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用的芳樟油是芳樟油的头油或尾油,或者为头油和尾油的组合。
优选的,所述乳化剂是羟甲基纤淀粉、黄原胶、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二苄基联苯基聚氧乙烯醚的一种或其组合。
优选的,所用的抗氧化剂是BHT、抗氧剂616、抗氧剂CA、抗氧剂1076的一种或其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670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玉米微生物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