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萘嵌间二氮杂苯衍生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67549.7 | 申请日: | 201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7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范洪涛;李之洋;张伟;邵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固安鼎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87/16 | 分类号: | C07D487/16;C09K11/06;H01L51/50;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芊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1 | 代理人: | 彭秀丽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西小口路66号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北领地D区2号楼3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萘嵌间二氮杂苯 衍生物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有机化合物,尤其涉及一种萘嵌间二氮杂苯衍生物,并进一步公开其用于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应用。本发明公开的一类萘嵌间二氮杂苯衍生物具有良好的载流子传输性,可在OLED器件中用作电子传输材料和磷光主体材料,器件测试数据显示,利用本发明所述衍生物用作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电子传输材料,由于其具有很好的电子注入性、高迁移率并且具有高三线态能级,因而能够显著降低器件起亮和工作电压,并起到提高器件效率的作用;利用本发明所述衍生物用作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磷光主体材料,由于其具有均衡的空穴和电子传输性能,以及具有合适的带隙有利于显著降低器件的起亮和工作电压并且具有高的三线态能级,有利于将激子能量有效的传递给磷光染料,起到提高器件效率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有机化合物,尤其涉及一种萘嵌间二氮杂苯衍生物,并进一步公开其用于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电致发光现象最早在20世纪三十年代被发现,最初的发光材料为ZnS粉末,并由此发展出了LED技术,现在广泛的应用在了节能光源上。而有机电致发光现象是1963年Pope等人最早发现的,他们发现蒽的单层晶体在100V以上电压的驱动下,可以发出微弱的蓝光。直到1987年柯达公司的邓青云博士等人将有机荧光染料以真空蒸镀方式制成双层器件,在驱动电压小于10V的电压下,外量子效率达到了1%,使得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具有了实用性的可能,从此大大推动了OLED材料及器件的研究。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以下简称OLED)具有自主发光、低电压直流驱动、全固化、视角宽、重量轻、组成和工艺简单等一系列的优点,与液晶显示器相比,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不需要背光源,视角大,功率低,其响应速度可达液晶显示器的1000倍,其制造成本却低于同等分辨率的液晶显示器,因此,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OLED技术在照明和显示两大领域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其高效有机材料的研究更加关注,一个效率好寿命长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通常是器件结构与各种有机材料的优化搭配的结果,而往往材料的作用更加显著,可以说材料的性能是OLED技术的根本。OLED领域中的有机材料主要包括:空穴注入材料、空穴传输材料、空穴阻挡材料、电子注入材料、电子传输材料,电子阻挡材料以及发光主体材料和发光客体(染料)等。
在电致发光器件中传统使用的电子传输材料是Alq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固安鼎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固安鼎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675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套牌车辆的识别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定制无线数据分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