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主动降噪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67849.5 | 申请日: | 2016-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6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安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11/178 | 分类号: | G10K11/178;H04R1/08;H04R3/00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闫东伟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主动 系统 方法 | ||
一种车载主动降噪系统,本发明通过算法芯片及电路可以直接将麦克接收到的噪声频率做出判断,找到区域声场,从而发出反相声波,抵消噪声,不需要输入汽车引擎转速信息,通过麦克直接接收到噪声,不需要通过输入汽车引擎转速来输出降噪后的声音,对风、轮胎、引擎、震动、内饰发出的噪声具有良好的降噪效果,电动车也可以使用,降噪系统通过麦克风阵列实时计算所有噪声声场不依赖引擎数据,对引擎、风噪、胎噪震动噪声都有良好的效果,在电动车场景更加实用,也不需要通过适配车型转速,即装即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主动降噪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主要的降噪系统是耳机式主动降噪系统,其范围是一维的、单点的。原理是通过麦克输入噪声、喇叭输出一维的平面降噪声波的过程来实现降噪,过程比较简单,耳机与人耳距离较近,发出的降噪声波到达降噪目标点不会发生变化,但不适用于区域的空间,耳机与喇叭不再同一区域里,互不干扰,降噪噪声不会影响麦克风输入,不会产生干扰,而现有汽车主动降噪系统其针对的范围是区域的、多维的空间,原理则是通过麦克及汽车引擎的转速输入,驱动汽车音响输出和噪声反相的降噪声波,和噪声在空间叠加来实现降噪,过程比耳机复杂,由于汽车场景需要区域降噪所以需对整体的声场而不是单点位置声音进行计算处理,然而现有汽车ANC系统不能通过若干点麦克风采集信息实现实时的整体声场计算,所以针对风噪、胎噪、震动噪声都依据单点声音信息来估计,效果不明显,对于引擎噪声,系统需要额外输入引擎的转速信息,来辅助计算引擎噪声声场分布,系统针对特定车型预实验测量并记录不同引擎转速情况下的声音场状态,在实际汽车工况下通过差值的方式来估算当前状态的引擎噪声声场分布,该系统对引擎噪声降噪效果明显,对风噪、胎噪、震动噪声等其他噪声降噪效果不明显,同时该系统需要和汽车电脑通信获取实时的转速输入,部署难度高,仅支持汽车厂商预装,需要对每种车型针对性的进行预实验,测量记录不同转速的引擎噪声声场信息,适配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车载主动降噪系统及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安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安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678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载娱乐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全连通网络建立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