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能源双电机三绳轮自行缆车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68010.3 | 申请日: | 2016-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8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陈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祥辉 |
主分类号: | B61B7/06 | 分类号: | B61B7/06;B61B12/02;B61B12/10;B61H9/02;B61H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1513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能 电机 三绳轮 自行 缆车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能源双电机三绳轮自行缆车,包括驱动绳轮、改向绳轮、大链轮、小链轮、链条、钢丝绳、固定夹板、可调电机支架、主电机、副电机、副电机支架、滑块、直线轴、滑块连接板、直线轴支架、发电机、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吊箱。缆绳穿过三个绳轮的绳槽形成“Ω”形包角,成倍增加了绳轮与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力,使缆车能爬陡坡;设计了主电机和副电机双电机驱动,其中副电机作为备用电机;设计了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吊箱的势能发电三种能源为蓄电池充电;还设计了手动和摇控两种操作方式。这种自行缆车结构简洁,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性能可靠,运行安全,非常适合山区山峰上下之间、山峰与山峰之间,河流两岸之间的交通运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缆车,尤其是多能源双电机三绳轮自行缆车。
背景技术
我国近十几年来整体经济高速开发,但很多的山区发展却十分缓慢,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山区崇山峻岭、溪沟纵横的地形,架桥修路成本太高,交通极度不便,自古以来, 运果收粮都靠肩挑手抬,跋山涉水,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有人使用滑索运输,利用两岸石头或大树拴上滑索(一般是钢丝绳),再从滑索上挂上单钩滑轮,然后把自己身上系好的吊带和所带的货物挂上单钩滑轮坐在吊带上滑过河,但这只是一种简易的重力滑行索道,当滑索两头水平时,在重力的作用下都会使中间低两头高,滑到中间最低处就是上坡了,由于惯性的作用虽能再向前滑一段,但很快会停下来,后半段索道往往还得靠人用手抓住缆绳用力拉才能到达目的地,不然不但不前进反而会后退。于是有人用两根斜拉的滑索,来一根,去一根,利用头高尾低的高度差在重力势能的作用下滑行,借助重力势能可以一直滑到目的地,这种滑行方式虽然解决了后半段要人力拉的问题,但滑行速度非常快,且中途无法停止、也无法控制速度,而人只是坐在吊带上,没有吊箱,身体四周都是悬空的,人挂在上面有不安全感,有时甚至会引起发晕、失控等现象,安全无法保障。还有人将滑轮(绳轮)装上动力装置,驱动绳轮直接在钢丝绳上摩擦驱动前行,但因钢丝绳是拉直的,这样驱动绳轮与钢丝绳接触面小,摩擦力就小,基本上只能走平的,爬坡时驱动绳轮就会打滑,下坡时又会刹不住车,操作时打滑失控就会造成事故,极不安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能源双电机三绳轮自行缆车。这种多能源双电机三绳轮自行缆车设计了一个驱动绳轮和两个改向绳轮共三个绳轮,钢丝绳从一个改向绳轮下面绕进,再绕过驱动绳轮上半圈后再从另一个改向绳轮下面绕出,钢丝绳经过三个绳轮的绳槽组合形成“Ω”形包角,大大增加了驱动绳轮与钢丝绳(缆绳)的摩擦力,因为钢丝绳在承载力和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拉直需要很大的拉力,在拉直张紧的拉力作用下驱动绳轮承受钢丝绳的压力是张紧拉力的两倍,是驱动绳轮直接在钢丝绳上(吊箱、载人、载物重力)十多倍以上,是使钢丝绳与驱动绳轮之间形成很大的摩擦力,不打滑,从而大大增加了自行缆车爬陡坡能力;设计了手控和遥控两个控制系统,在吊箱内可以通过手动操作,在吊箱外可通过遥控操作,能方便控制缆车的开启、停止和运行速度;设置了主电机和副电机两个电机驱动,两个电机可根据承载重量选择单独或共同驱动缆车,双电机驱动时有双倍的驱动力,一个电机一旦出现故障另一电机仍能继续驱动缆车运行,因两个电机同时出现故障的概率非常少,所以出现中途失去动力驱动的机率非常少,还设置了刹车系统,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控制减速和停止,更安全。加上还设置了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利用缆车下行时电机的势能发电三种不同途径为蓄电池充电,为缆车运行提供安全可靠的电源,保证了缆车运行安全可靠。
有益效果
本发明多能源双电机三绳轮自行缆车,因设计了三个绳轮,为增加绳与绳轮之间的压力和接触面来增大的摩擦力,达到爬陡坡能的能力;因设计了双电机有足够的驱动动力,还设置了刹车系统,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控制减速和停止,加上手动遥控双重控制系统和三种不同途径为蓄电池充电,确保了电源供应,保证运行的安全可靠;整体结构简单轻便,易学易操作易控制,且造价低,投资小,特别适合山区小集体或个体农户使用。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祥辉,未经陈祥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680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