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的供电装置用芯结构体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68352.5 | 申请日: | 201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5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林载夏;田杨培;姜成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技术教育大学校产学协力团;田杨培;姜成柱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H02J50/70;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35 | 代理人: | 陈姗姗,郭栋梁 |
地址: | 韩国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供电 装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的供电装置用芯结构体,更详细地,涉及可通过变更电动汽车的供电装置用芯结构体的结构及配置,供给容量大于以往供电装置的电力的电动汽车的供电装置用芯结构体。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中有可通过电磁感应原理以非接触方式从埋设于道路的供电线接收电力,并在停车及行驶过程中对电池进行充电的在线电动汽车。
由于这种在线电动汽车可以在车辆的运行过程中进行充电,因此,可以解决以往在电动汽车商用化中成为最大问题的电池容量和费用问题。
为了使在线电动汽车以非接触方式接收电力,首先,应在道路埋设供电装置,而此时,需要考虑随着如何处理供电装置的芯部形状或供电线的结构,在供电装置中发生的磁力线的分布变得不同,由此对电力传输产生的影响。而且,需要即使在线电动汽车的集电装置和道路表面之间的间隔变得不规则或增加,也可以很好地传输电力的结构,并且,即使在线电动汽车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埋设于道路的供电装置的附近,也可以实现顺畅的集电,使得在线电动汽车可以自由地行驶在普通道路上。
图1示出为了对非接触磁感应方式的在线电动汽车进行充电而埋设于道路的普通双轨供电装置,上述供电装置包括:供电线2,用于供电;铁氧体芯模块1,人为调节磁场的形态来防止磁通量向供电线2下部侧泄漏,使磁通量集中到道路上方。
在上述以往的普通双轨供电装置中,为了减少用于供电装置的铁氧体的量,通过沿着道路的行进方向以规定间隔配置杆形状的铁氧体芯模块1来使用。但是,在上述结构的供电装置中,由于铁氧体芯模块1的铁氧体杆之间的间隔窄,因此若想在严重弯曲的道路设置供电装置,则将很难进行设置,而且还很难维持原来的供电效率。
即,为了根据道路的曲线形态配置铁氧体芯模块1,铁氧体芯模块1之间的一侧面的间隔需要变宽或变窄,因此磁束会向间隔变宽的铁氧体芯模块1之间泄漏,从而很难使磁场形成所需的形状。最终,因上述问题,有可能导致集电装置的几点效率下降。
而且,在以往的普通双轨供电装置中,为了增加供电容量,需增加在供电线流动的电流或者增加供电线的数量,但这会引起如下问题。
首先,需增加供电线的粗细来达到能够承受所增加的电流量,由此导致供电线成本上升,供电交换器等的相关装置也需要根据变更的供电线发生变更,因此存在电动汽车供电系统的整体构建费用大幅上升的问题。
并且,若增加供电线的粗细,则当实际在道路进行设置作业时会因重量的增加而引起的问题及因道路的弯曲而很难弯曲供电线的问题,使设置作业变得困难。
相关现有技术有韩国授权专利10-1226525号(授权日:2013年01月21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电动汽车的供电装置用芯结构体,即,通过在电动汽车的供电装置用芯结构体中改变供电芯的结构,由此在在线电动汽车的整体供电及配电系统中,即使不变更以往的供电线容量,也可提高电力传递效率,当实际在道路进行供电装置设置作业时,可根据道路的弯曲程度轻松进行作业。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并不局限于以上所提及的技术问题。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电动汽车的供电装置用芯结构体可包括:水平基板部,在特定场所或沿着道路的道路行进方向以隔开的方式摆设有多个,用于防止向下部漏磁;垂直基板部,通过上述水平基板部的两端向上侧方向弯曲而成,用于防止向外侧面漏磁;以及柱部,形成于上述水平基板部的中央。
具体地,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水平基板部及垂直基板部呈矩形板形态。
具体地,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水平基板部及垂直基板部以杆(bar)形态配置,上述柱部以搭在多个上述水平基板部的方式形成,并以隔开的方式配置。
具体地,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多个上述水平基板部及垂直基板部和1个上述柱部组成一组,上述组以隔开的方式配置。
具体地,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可分别单独变更多个上述水平基板部之间的埋设间隔。
具体地,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可分别单独变更上述水平基板部的宽度、上述垂直基板部的高度及柱部的高度。
具体地,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柱部呈截面的中心部分处于空心状态的柱形状。
具体地,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柱部上部的规定长度的剖面中心部分处于堵塞状态。
具体地,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水平基板部、垂直基板部及柱部为强磁性体。
具体地,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水平基板部、垂直基板部及柱部为包含氧化铁的陶瓷磁性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技术教育大学校产学协力团;田杨培;姜成柱,未经韩国技术教育大学校产学协力团;田杨培;姜成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683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现负载软切换的ECPT系统及其参数设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磁转化蓄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