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评价固体熏蒸剂对蚯蚓急性毒性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70364.1 | 申请日: | 2016-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261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毛连纲;蒋红云;张兰;张燕宁;任小双;王丽萍;李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50 | 分类号: | G01N3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创理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13 | 代理人: | 卫安乐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蚯蚓 固体熏蒸剂 急性毒性 人工土壤 熏蒸装置 死亡率 人员安全 熏蒸处理 熏蒸剂 钻入 光照 密封 死亡 调查 | ||
1.一种用于评价固体熏蒸剂对蚯蚓急性毒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人工土壤置于熏蒸装置中,按照下述的比例加入人工土壤:每2.5L容积的熏蒸装置加入人工土壤的重量为1000g;所述人工土壤的含水量为该人工土壤的饱和含水量的75%;
2)调节温度和光照强度,将多个蚯蚓放在步骤1)的人工土壤的表面;按照下述的比例加入蚯蚓:每2.5L容积的熏蒸装置加入15条蚯蚓;
3)待蚯蚓全部钻入人工土壤中后,将固体熏蒸剂均匀混布到人工土壤中;将熏蒸装置密封,之后进行熏蒸处理;
4)调查蚯蚓的死亡情况,并计算蚯蚓的死亡率,根据蚯蚓的死亡率来评价熏蒸剂对蚯蚓急性毒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评价固体熏蒸剂对蚯蚓急性毒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温度为18℃-22℃;步骤2)中,光照强度为400Lx-800Lx;步骤3)中,熏蒸处理的时间为3-21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评价固体熏蒸剂对蚯蚓急性毒性的方法,根据死亡率判断熏蒸剂的急性毒性的具体标准为:剧毒,致死中浓度LC50≤0.1mg a.i./Kg干土;高毒,0.1mg a.i./Kg干土<LC50≤1.0mg a.i./Kg干土;中毒,1.0mg a.i./Kg干土<LC50≤10mg a.i./Kg干土;低毒,LC50>10mg a.i./Kg干土。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一种用于评价固体熏蒸剂对蚯蚓急性毒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蚯蚓选自赤子爱胜蚯蚓、日本杜拉蚓、无锡杜拉蚓、直隶环毛蚓、湖北环毛蚓、透明环毛蚓、状重环毛蚓、夏威环毛蚓、白颈环毛蚓、舒脉环毛蚓、毛利环毛蚓中的任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一种用于评价固体熏蒸剂对蚯蚓急性毒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熏蒸剂选自棉隆微粒剂、氯化苦缓释颗粒剂或氰氨化钙缓释颗粒中的任一种或几种。
6.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用于评价固体熏蒸剂对蚯蚓急性毒性的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控装置(1)、光源装置(2)和熏蒸装置,所述温控装置(1)用于控制整个装置所在环境的温度,所述光源装置(2)位于熏蒸装置的上方,为整个装置提供光源;所述熏蒸装置内部可用于盛放人工土壤(6),人工土壤(6)用于放置蚯蚓(7);所述熏蒸装置包括容器盖(4)和容器主体(5),容器盖(4)盖合在容器主体(5)的开口处,容器盖(4)可以打开或密闭容器主体(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组合架(3),所述组合架分成上下设置的多层,每层均放置有多个熏蒸装置,光源装置为多个,多个光源装置分别固设在每层的组合架上;当容器盖(4)密闭容器主体(5)时,容器盖(4)与容器主体(5)的连接处通过油脂类物质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7036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