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种河蟹色泽调控饲料及其投喂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971481.X 申请日: 2016-11-07
公开(公告)号: CN106616000B 公开(公告)日: 2020-12-15
发明(设计)人: 吴旭干;成永旭;龙晓文;邓登;常国亮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海洋大学
主分类号: A23K50/80 分类号: A23K50/80;A23K10/30;A23K10/37;A23K10/22;A23K10/26;A23K20/105;A23K20/158;A23K20/168;A23K20/174;A23K20/179;A23K20/20;A23K20/26;A01K61/59
代理公司: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代理人: 刘粉宝
地址: 201306 上海市***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河蟹 色泽 调控 饲料 及其 投喂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两种河蟹成体色泽调控饲料及其投喂方法,饲料由生长阶段饲料和育肥阶段饲料组成,生长阶段饲料和育肥阶段饲料中含有河蟹成蟹生长和性腺发育阶段所需要的类胡萝卜素组成以及营养需求量,经过80‑100天的科学投喂,使得河蟹红膏率可达85%以上,蟹壳和卵巢红度分别达16和25以上,蟹壳和卵巢中的总类胡萝卜素分别达80mg/kg干重和350mg/kg干重;本发明适合饲料企业、河蟹养殖企业和养殖农户使用,可以降低饲料成本、改善河蟹色泽、增强免疫力,从而提高河蟹养殖效益和降低养殖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蟹饲料及其投喂方法,特别涉及两种河蟹色泽调控饲料及其投喂方法。

背景技术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简称河蟹、大闸蟹,是我国重要的养殖蟹类之一;由于河蟹营养价值丰富、风味独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2015年全国河蟹养殖总产量高达82.3万吨(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2016);尽管池塘养殖是我国河蟹养殖的主要方式,但池塘养殖河蟹煮熟后的壳色、卵巢和肝胰腺颜色通常较淡,而野生和湖泊增殖的河蟹煮熟后通常壳色和卵巢颜色较红(Kong et al.,2012;马明君,2015);由于色泽是影响甲壳动物感官评价和经济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Meilgaard et al.,2007;Chien et al.,1992;Tume et al.,2009;Regunathan et al,2006;Kong et al,2012;马明君,2015),色泽较淡的河蟹的经济价值较低(马明君,2015)。因此,改善池塘养殖河蟹的色泽十分重要。

有研究表明,甲壳动物的色泽与其体内的类胡萝卜素(尤其是虾青素)含量密切相关(Supamattaya et al,2005;Wade et al.,2015);尽管甲壳动物自身无法从头合成虾青素等类胡萝卜素,但其可利用饵料中的外源类胡萝卜素直接储存或转化后沉积于体内(Dall,1995;Boonyaratpalin et al.,2001;Wade et al,2015);先前研究表明,饲料添加类胡萝卜素对改善甲壳动物壳色效果显著,且虾青素的着色效果优于其它类胡萝卜素(Barbosa et al,1999;龚志等,2014;Paibulkichakul et al.,2008;Amar et al.,2001)。目前,饲料用虾青素主要有人工合成和天然虾青素两种来源,天然虾青素主要来源于雨生红球藻,价格非常昂贵,折算成纯虾青素价格约60元/克,天然虾青素主要为反式(trans)、左旋虾青素,且以酯化形式存在,因此,水生动物对其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效率(Smith etal.,1992;Salarzadeh and Rajabi,2015;Bjerkeng et al.,2000);人工合成虾青素价格相对便宜(15元/克)、来源方便,是目前饲用虾青素的主要来源,但是人工合成虾青素主要为游离虾青素,存在50%左右的正式(cis)虾青素,且左右旋各半,故相同浓度的人工合成虾青素对水生动物的着色效果和免疫效果差于天然虾青素,此外有关正式和右旋虾青素对人体的可能作用尚未进行充分评估,因此人工合成虾青素在饲料和食品中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影响(Bjerkeng et al.,2000;Parisenti et al,2010;Salarzadeh and Rajabi,2015)。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池塘养殖河蟹色泽较淡的现状,提供两种不仅可以改善河蟹色泽,且可以大幅度降低饲料配方成本的河蟹饲料及其投喂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两种河蟹色泽调控饲料,所述饲料由生长阶段饲料和育肥阶段饲料组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714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