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锰酸钾连续自动化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73294.5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173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谭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国华 |
主分类号: | C01G45/12 | 分类号: | C01G45/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9117 重庆市石柱***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锰酸钾 连续 自动化 生产工艺 | ||
1.一种锰酸钾连续自动化生产工艺,包括生产系统,所述生产系统包括氧化反应塔(4),锰粉拌料罐(1)的物料出口与锰粉储罐(2)的进口通过第一管道相连,所述锰粉储罐(2)底部物料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锰粉预热罐(3)的物料进口相连,所述锰粉预热罐(3)的底部物料出口通过第三管道与氧化反应塔(4)上部的物料进口相连,所述氧化反应塔(4)和锰粉预热罐(3)的顶端设置有尾气管道(5),所述氧化反应塔的上部还设置有碱液加料口,碱液加料口通过第四管道与碱液预热罐(6)的出料口相连,所述碱液预热罐(6)的进料口通过第五管道与碱液罐(7)相连,所述氧化反应塔(4)底部的物料出口通过出料管与出料稀释罐(9)相连,所述出料稀释罐(9)与沉降罐相连,所述氧化反应塔(4)和锰粉预热罐(3)的尾气管道(5)与空气预热器(10)的热侧进口相连,所述空气预热器(10)的热侧出口与氧化反应塔(4)下部的空气进口相连,所述空气预热器(10)的冷侧进口与空压机(11)相连;
在所述氧化反应塔(4)、锰粉预热罐(3)和碱液预热罐(6)旁分别设置有蒸汽换热器(8),所述氧化反应塔(4)、锰粉预热罐(3)和碱液预热罐(6)内的物料通过管道进入蒸汽换热器(8)内与蒸汽换热后,再分别回到氧化反应塔(4)、锰粉预热罐(3)或碱液预热罐(6)内;
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和第五管道上分别设置有料液泵(13),在料液泵(13)出口后方设置有两个调节阀(14),两个调节阀(14)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流量计(15)和压力表(16);
生产步骤为:
A:氢氧化钾溶液和二氧化锰粉在拌料罐(1)内预混合得到混合液,然后经锰粉储罐(2)进入锰粉预热罐(3),在锰粉预热罐(3)内加热到150-200℃;
B:将氢氧化钾溶液预热至200℃,再泵入氧化反应塔(4)内,在氧化反应塔内继续加热至250-265℃,通入利用尾气管道的尾气预热后的空气;
C:打开第三管道上的阀门,泵入氧化反应塔(4)内连续反应;
D、反应后的物料进入出料稀释罐(9),用水稀释后进入沉降罐沉降,上清液回收得到回收碱液,回收碱液用于步骤A中,滤渣经过压滤得到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锰酸钾连续自动化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反应塔(4)旁设置有两个蒸汽换热器(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锰酸钾连续自动化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预热器(10)的冷侧出口通过引风机与尾气回收罐(1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锰酸钾连续自动化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罐分为两级,第一级沉降罐(17)与出料稀释罐(9)出料口相连,第一级沉降罐(17)的碱液出口与第二级沉降罐(18)的进料口通过第六管道相连,第二级沉降罐(18)的碱液出口通过第七管道与回收碱储槽(19)相连,所述第一级沉降罐(17)和第二级沉降罐(18)的物料出口通过第八管道与锰酸钾储罐(20)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锰酸钾连续自动化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管道、第七管道和第八管道上也分别设置有料液泵(13),在料液泵(13)出口后方设置有两个调节阀(14),两个调节阀(14)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流量计(15)和压力表(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锰酸钾连续自动化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第六管道、第七管道和第八管道还分别设置一个旁路支管,在该旁路支管上也设置有料液泵(13)、两个调节阀(14)、流量计(15)和压力表(16),所述旁路支管上的料液泵(13)与主管道上的料液泵(13)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国华,未经谭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7329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