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网络元件及用网络元件通信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82283.3 | 申请日: | 2012-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06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达雷恩·麦克纳马拉;安德鲁·利利;彼得·达尔沃德;马丁·贝亚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SCA艾普拉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梁丽超;刘瑞贤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通信 系统 使用 网络 元件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网络元件及用网络元件通信的方法。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网络元件及利用网络元件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向和/或自移动通信设备通信数据的方法。网络元件可操作以提供向和/或自移动通信设备通信数据的无线接入接口,无线接入接口在下行链路上提供主载波,主载波提供第一频率资源内的多个资源元素;传输第一组移动通信设备的数据,数据分布在第一频率资源内的多个资源元素中;经由无线接入接口提供虚拟载波,虚拟载波提供在属于且小于第一频率资源的第二频率资源内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元素;并经由虚拟载波传输用于第二组移动通信设备的数据,第二频率资源具有至少1个资源块且小于100个资源块的带宽。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2012年2月1日、国际申请号PCT/GB2012/050210的国际申请于2013年8月5日进入国家阶段的申请号为201280007769.5、发明名称为“在通信系统中将虚拟载波插入传统OFDM主载波”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移动电信系统中分配传输资源并传输数据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第三代和第四代移动电信系统(比如基于3GPP定义的UMTS和长期演进(LTE)架构的移动电信系统)与前几代移动电信系统提供的简单语言和消息服务相比,能够支持更复杂的服务。
例如,利用LTE系统提供的改进无线电接口和增强数据速率,用户能够享受高数据速率应用,比如先前仅经由固定线路数据连接可用的移动视频流和移动视频会议。因此,强烈需求对第三代和第四代网络的部署,并且期望这些网络的覆盖区域(即可以接入网络的地理位置)迅速增大。
第三代和第四代网络的预期广泛部署导致了一类设备和应用的平行发展,这类设备和应用不是利用可用的高数据速率的优势,而是利用稳健的无线电接口和不断增大的覆盖区域的优势。示例包括所谓的机器类型通信(MTC)应用,这些应用以相对不频繁地传送少量数据的半自主和自主无线通信设备(即,MTC设备)为代表。示例包括所谓的智能电表,例如其位于客户房子内并定期将信息传回与诸如气、水、电等公共设施的客户消耗有关的中心MTC服务器数据。
尽管诸如MTC型终端等终端可以方便地利用由第三代或第四代移动电信网络提供的宽覆盖区域的优势时,但目前仍存在缺点。与诸如智能电话等传统的第三代或第四代移动终端不同,MTC型终端优选相对简单且廉价。由MTC型终端执行的这类功能(例如,收集并反馈数据)不要求执行特别复杂的处理。然而,第三代和第四代移动电信网络通常对会要求实施更复杂昂贵的无线电收发机的无线电接口采用高级的数据调制技术。智能电话中包括这样复杂的收发机通常是有道理的,这是因为智能电话通常要求强大的处理器执行典型的智能电话型功能。然而,如上所述,现在人们希望使用相对廉价且不太复杂的设备来利用LTE型网络进行通信。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网络元件以及利用网络元件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向和/或自移动通信设备通信数据的方法。网络元件可操作用于提供向和/或自移动通信设备通信数据的无线接入接口,无线接入接口在下行链路上提供主载波,主载波提供处于第一频率范围内的多个资源元素;传输用于第一组移动通信设备的数据,其中所述数据在第一频率范围内分布在多个资源元素中;经由无线接入接口提供虚拟载波,虚拟载波在属于且小于第一频率范围的第二频率范围内提供一个或多个资源元素;并经由虚拟载波传输用于第二组移动通信设备的数据。
在传统移动电信网络中,通常以频率载波(第一频率范围)将数据从网络传输至移动终端,在该频率载波中,至少一部分数据基本上跨越频率载波的整个带宽。正常情况下,移动终端在网络中不能操作,除非可以接收并解码跨越整个频率载波的数据,因此,具有带宽能力降低的收发器单元的移动终端的使用受到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CA艾普拉控股有限公司,未经SCA艾普拉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822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