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造型物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82444.9 | 申请日: | 2016-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75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冈本英司;石田方哉;德岛大己;平井利充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64/20 | 分类号: | B29C64/20;B29C64/112;B29C64/40;B22F3/105;B33Y30/00;B33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田喜庆;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造型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迅速地制造高精度的三维造型物的三维造型物的制造方法。该三维造型物的制造方法通过将层层叠而形成层叠体来制造三维造型物,其特征在于,具有:构成层形成工序,形成与三维造型物的构成区域对应的构成层(310);支撑层形成工序,使包含树脂的流动性组合物以液滴的状态从喷吐部喷吐来形成与构成层(310)接触并支撑该构成层(310)的支撑层(300);固化工序,使支撑层(300)固化;以及加热工序,加热通过构成层形成工序、支撑层形成工序和固化工序形成的层叠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造型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经实施了通过层叠层来制造三维造型物的制造方法。其中,已经公开了一种边使用流动性组合物来形成层、边制造三维造型物的制造方法。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下述的制造方法:其使用金属浆料形成层,边向三维造型物的对应区域照射激光而使其烧结或熔融的同时,边制造三维造型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84622号公报
然而,在现有的三维造型物的制造方法中,形成一定厚度的层来制造三维造型物。为此,如果想要提升制造速度,就必须增大层的厚度并提高金属浆料等包含粒子的流动性组合物的供给速度(增大每单位时间的供给量),导致制造精度降低。另一方面,如果想要提高制造精度,就必须缩小层的厚度,以高精度来供给金属浆料等包含粒子的流动性组合物,导致制造速度下降。这样,在现有的三维造型物的制造方法中,制造速度与制造精度只能进行折衷。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迅速地制造高精度的三维造型物。
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三维造型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层叠层而形成层叠体来制造三维造型物,所述制造方法具有:构成层形成工序,形成与三维造型物的构成区域对应的构成层;支撑层形成工序,使包含树脂的流动性组合物以液滴的状态从喷吐部中喷吐来形成与所述构成层接触并支撑该构成层的支撑层;固化工序,使所述支撑层固化(凝固);以及加热工序,加热通过所述构成层形成工序、所述支撑层形成工序和所述固化工序形成的所述层叠体。
根据本方面,具有:构成层形成工序,形成构成层;以及支撑层形成工序,使包含树脂的流动性组合物以液滴的状态从喷吐部中喷吐来形成支撑层。例如,通过使用树脂以溶解状态、微细粒状态分散的流动性组合物,从而能以高精度形成限定三维造型物的轮廓的形状的支撑层(能够抑制由于存在粒径大的固体组分(粒子)而导致表面形状产生凹凸)。并且,通过迅速地形成在三维造型物中无需以高精度形成的构成内部的构成层,从而能迅速地制造高精度的三维造型物。
在此,“轮廓”是指形成三维造型物的表面的形状的部分。当在三维造型物的表面设有涂层的情况等下,有时也指涂层的下层。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三维造型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方面中,在所述加热工序中将所述支撑层分解除去并烧结所述构成层。
根据本方面,加热工序使支撑层分解除去并使构成层烧结。即,通过该加热工序一并使层叠体烧结。为此,支撑层能够抑制构成层的形状走样直至形成层叠体后在加热工序中被分解除去,能够以特别高精度形成三维造型物。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三维造型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或第二方面中,在所述构成层形成工序中,使流动性组合物以液滴的状态从喷吐部中喷吐来形成所述构成层,并且,通过所述支撑层形成工序形成所述支撑层时的至少一部分液滴比通过所述构成层形成工序形成所述构成层时的至少一部分液滴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824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图像诊断装置以及磁共振成像装置
- 下一篇:替换式组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