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住宅室内的温度调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84665.X | 申请日: | 2016-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58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串禾;秦士奇;曹益坚;念韬杰;郑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7/04 | 分类号: | F24F7/04;F24F11/89;F24F11/74;F24F13/02;F24F13/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伍伦辰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风管道 空调系统 温度调控 住宅 客厅 室内 横排 方便调节 隔断结构 连通设置 热量交换 透风结构 周向外壁 出风口 连通处 舒适度 热风 冷风 竖向 连通 通风 住户 能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住宅室内的温度调控方法,本方法应用于客厅和饭厅连通设置的住宅,包括采用空调系统提供冷风或热风的步骤,其特征在于,在饭厅和客厅连通处设置一横排竖向的出风管道,出风管道和空调系统出风口连通并在出风管道周向外壁上设置透风结构,靠出风管道形成能够依靠通风实现热量交换的隔断结构。本发明具有实施简单,节省能源,方便调节,能够提高住户对环境温度改变时的舒适度感受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住宅用温控调节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住宅室内的温度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住宅用温控设备,一般包括空调,地暖,电热等方式;但应用得最多的,还是采用空调系统,靠空调制冷或制热送出的冷风或热风实现对住宅环境的温度调节。
传统的住宅用空调,其送风模式一般为出风口喷射出风,在送风口附近温度相对较低,远离送风口温度相对较高,存在空间制冷/制热不均匀。因此,传统家庭喷射式空调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与能耗使整个空间各处都达到设定温度。而且出风口送风导致住宅内温度区域冷热不均,且出风口正对地方风流扰动较大,极大地降低了住户对住宅环境温度的舒适度感受。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实施简单,节省能源,方便调节,能够提高住户对环境温度改变时的舒适度感受的用于住宅室内的温度调控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住宅室内的温度调控方法,本方法应用于客厅和饭厅连通设置的住宅,包括采用空调系统提供冷风或热风的步骤,其特征在于,在饭厅和客厅连通处设置一横排竖向的出风管道,出风管道和空调系统出风口连通并在出风管道周向外壁上设置透风结构,靠出风管道形成能够依靠通风实现热量交换的隔断结构。
这样,在饭厅和客厅之间安装能够透风实现冷热交换的隔断结构,一般情况下此处隔断的一边会和饭厅的餐椅相邻,另一边会和客厅的沙发相邻;故设置在此处,住户就座于餐椅或沙发时,都能够更快地感受到温度调节效果;能够更好地实现温度调控且避免多余能量耗费,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作为优化,本方法采用以下的家庭温控用出风系统实现,所述家庭温控用出风系统,包括一个和空调系统出风口对接相通的汇风箱体,汇风箱体具有一个设置有出风口的出风侧面,出风口上衔接有远离汇风箱体向外延伸的出风管道,出风口和出风管道之间还设置有风量调节机构,出风管道最末端封闭式设置,出风管道周向管壁上具有能够实现环向透风的透风结构;所述汇风箱体设置于饭厅和客厅连通处上方位置且出风侧面向下设置,所述出风口沿出风侧面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一排,每个出风口都向下连接安装有出风管道;使得出风管道整体构成住宅空间隔断式竖栏结构。
这样,方便安装,且能够实现风量调节。用于冷热交换的风流,能够从空调出风口出风引导到出风管道内,再从出风管道周壁上透出,能够更好地避免冷热不均以及风流扰动较大带来的缺陷,提高了住户对环境温度改变的舒适度感受。
作为优化,出风口处密封安装有一个连接头用于和出风管道相连,所述连接头包括一个圆筒状的接头本体,接头本体轴向外端口处设置有能够实现相互对接的对接机构,对接机构包括在接头本体轴向外端口处沿径向向外凸起形成的一圈卡接圆环,卡接圆环外端表面为贴合连接平面,贴合连接平面上还设置有至少一组卡接结构,每组卡接结构包括位于贴合连接平面上沿圆周方向设计的弧形的一个卡接孔,卡接孔一端端头处的贴合连接平面上还顺该卡接孔弧形延伸方向设置有一个呈弧形的卡接块,卡接块弧形方向长度和卡接孔弧形方向长度匹配使其能够插入到卡接孔中,卡接块和该卡接孔相邻的一端为和贴合连接平面固定的连接端,卡接块其余位置和贴合连接平面之间悬空设置且间隔距离和卡接圆环厚度一致,使得卡接块和贴合连接平面之间构成能够将卡接圆环卡入的夹槽。作为优化,所述卡接结构为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的多组,提高卡接可靠性且方便管道间处于不同旋转方向上均可实现对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846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相声演员专用舞台灯光设备
- 下一篇:空调诱导通风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