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罐式集装箱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86782.X | 申请日: | 2016-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52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梁勋南;肖卫;沈骏;顾俊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B65D90/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李睿 |
地址: |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箱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罐式集装箱,包括筒体、封头和加热系统,所述封头连接于所述筒体两端构成内置空腔,加热系统设置于所述筒体外部,所述筒体由两种以上不同材料的板材拼接而成,其中,与所述加热系统连接的板材的耐腐蚀性能高于其他板材。本发明罐式集装箱的筒体,通过将其与加热系统相连接的板材替换为防腐性能较高的板材,解决了加热系统中加热管道内导热介质易对碳钢筒体造成腐蚀的问题;于现有技术相比,取消了加热管垫板,减少了垫板焊缝,减轻了重量,节省了工时,并且提高了换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罐式集装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罐式集装箱及其加热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罐箱能够顺利的卸料,往往需要在其罐体上设置加热系统,一般的罐箱加热系统通常采用拱形的板材与罐壁直接焊接,并形成封闭流道,流道内一般通过温度较高的蒸汽或热水,直接对罐体加热。
如图1和图2所,当罐体2’采用碳钢材料时,由于蒸汽或热水对碳钢有较强的腐蚀性,目前的做法是在焊接拱形的板材3’之前在罐体2’上先焊接不锈钢垫板4’,使流道的蒸汽或热水与碳钢隔离。这种加热结构虽然解决了导热介质对碳钢罐体腐蚀的问题,但是热量需由垫板传递至罐体上,且垫板与罐体之间存在间隙,造成了加热效率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罐式集装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加热系统对筒体加热效率低下等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罐式集装箱,包括筒体、封头和加热系统,所述封头连接于所述筒体两端构成内置空腔,所述加热系统设置于所述筒体外部,所述筒体由两种以上不同材料的板材拼接而成,其中,与所述加热系统连接的板材的耐腐蚀性能高于其他板材。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筒体包括:底部板材模块;所述底部板材模块与所述加热系统连接,所述底部板材模块为不锈钢板材。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筒体包括:底部板材模块;所述底部板材模块与所述加热系统连接,所述底部板材模块为复合板材,其中,该复合板材外层的耐腐蚀性能高于其他板材层。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复合板材为不锈钢与碳钢复合板材,所述不锈钢与碳钢复合板材的内层为碳钢层,外层为不锈钢层。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复合板材为三层复合板材,其内层和外层为不锈钢层,中间层为碳钢层。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筒体还包括:侧部板材模块和顶部板材模块;所述侧部板材模块和顶部板材模块为碳钢板材。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加热系统包括:呈长条形状的第一弯形板和第二弯形板,所述第一弯形板和第二弯形板的横向截面均呈凹状;所述第一弯形板沿所述筒体轴向设置,所述第二弯形板横向于所述第一弯形板设置,所述第二弯形板位于所述筒体的两端;所述第一弯形板的两个长边与所述底部板材模块的外表面相连并构成加热管道,所述第二弯形板的两个长边与所述底部板材模块的外表面相连并构成连通管道,所述加热管道和所述连通管道相互连通以供所述加热系统的蒸汽或热水通过。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弯形板为曲面板或多面折板。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弯形板为槽钢。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加热系统还包括:进汽管与出汽管,所述进汽管与出汽管与所述加热管道和连通管道相互连通并形成回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罐式集装箱的筒体,通过将其与加热系统相连接的板材替换为防腐性能较高的板材,解决了加热系统中加热管道内导热介质易对碳钢筒体造成腐蚀的问题;于现有技术相比,取消了加热管垫板,减少了垫板焊缝,减轻了重量,节省了工时,并且提高了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罐箱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867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