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双侧轨多门页套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90467.4 | 申请日: | 2016-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8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伟文 |
主分类号: | B62D25/10 | 分类号: | B62D25/10;B62D25/12;B60R16/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层盖 下层盖 盖合 门页 电动伸缩机构 盖板 侧轨 翻转打开 盖合位置 可滑动地 套合装置 套接装置 纵向滑动 窗玻璃 地连接 可转动 下表面 遮盖面 盖子 伸缩 盖套 滑轨 客厢 两层 套接 厢盖 车身 汽车 | ||
一种双侧轨多门页套接装置,是:在汽车的物厢设置有上层盖和下层盖这两层厢盖,上层盖和下层盖可同时盖合于物厢,上层盖可转动地连接于车身或下层盖,当下层盖盖合时,上层盖可从盖合位置向客厢方向翻转打开,也可从打开位置重新盖合到物厢;在上层盖的下表面,设置有一层延长盖板,称为第一延长盖,盖板也称为门页,第一延长盖可滑动地连接于上层盖,滑轨的位置在盖子的两侧,即延长盖可沿车的纵向滑动;通过延长盖打开到预定的位置来扩大对窗玻璃的遮盖面;与上层盖套接第一延长盖的结构相同,第一延长盖套接有第二层延长盖;第二延长盖与上层盖之间连接有电动伸缩机构,以电动伸缩机构的伸缩来推动延长盖的盖合和打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对停放于阳光下的汽车,如何减免受阳光暴晒和降低客厢温度的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汽车停在阳光下时,光线透过玻璃射入客厢,不断加热室内的空气,特别是倾斜的前后窗通光量更大,通光时间跟长。紧闭的门窗又使空气不能通过对流散热,使得厢内温度只升不降,受到阳光直射的皮革坐椅更是热得烫手。
现有技术中,汽车都设有限制物厢盖不能向上向中翻转打开到构成90度以上仰角的装置,简称止仰装置。例如,连接引擎盖与车身的铰链设置有限位卡口,限制引擎盖只能打开一个小的角度,无法翻转打开到与水平面垂直,更无法翻转到遮盖住前窗玻璃来遮阳减晒。图19是现有技术中引擎盖铰链的实物图,限位卡口32就是它的止仰装置,它使引擎盖只能打开约40度角。这样设计是因为引擎盖比较沉重,要关上盖子时,盖子重量刚好用来帮助人们放下盖子,(相反,如果打开到构成大于90度的仰角时,引擎盖的重量会阻碍人们合上盖子的操作。)另一个好处是,当支起引擎盖的支撑杆时,引擎盖的部分重量压在支撑杆上,使支撑结构更牢固更安全。止仰卡口是止仰装置的一种。现有技术中,后备厢盖也设有止仰装置。图19中,转轴501A将长短两个条状物铰接在一起;安装时,长条状物固接于引擎盖,短条状物与车体固接在一起,短条状物也可视为车体的一部分。在本专利各实施例的示意图中,为简明起见,都将短条状物视为车体而不画出来。
综上所述现有汽车的物厢,其结构特点是:1,物厢只有一个厢盖,当厢盖打开时,机器和物品外露不受保护。2,物厢的厢盖设有止仰装置,限制物厢打开的仰角不超过90度,现实中引擎盖的翻转角度都不超过60度。3,物厢盖最大限度地打开时,其整体而言是远离窗玻璃的,现实中前窗玻璃的几何中心到引擎盖的水平距离远远大于50CM且前窗玻璃与引擎盖的夹角也远大于45度。
综上所述现有汽车的物厢,其功能特点是:1,遮盖厢口,起到对物厢中机器或行旅物品的保护作用;2,从形状颜色上跟整车造型相配合,起到美观的作用。也就是说,A:物厢盖打开时,物厢里的机器物品不受保护;B:物厢盖不能翻转到整体靠近前(或后)窗玻璃;C:物厢盖不具有遮挡窗玻璃防止阳光射入客厢的功能。
发明内容
1.1.一种双侧轨多门页套接装置,其特征是:在汽车的物厢设置有上层盖和下层盖这两层厢盖,上层盖和下层盖可同时盖合于物厢,所述盖合包括锁紧盖合或不上锁盖合两种盖合方式;上层盖可转动地连接于车身或下层盖,包括直接连接或通过连接件连接,连接件包括现有技术的铰链或合页或转榫-门臼或转轴-轴套;当下层盖盖合时,上层盖可从盖合位置向客厢方向翻转打开,直到遮盖对应窗玻璃从而阻碍太阳光透过对应窗射入客厢,也可从打开位置重新盖合到物厢;在上层盖的下表面,设置有一层延长盖板,称为第一延长盖,第一延长盖可滑动地连接于上层盖,滑轨的位置在盖子的两侧,即延长盖可沿车的纵向滑动;当第一延长盖滑动至与上层盖叠合的位置就是该第一延长盖的盖合状态,当第一延长盖滑离叠合位置就称为第一延长盖的打开;通过延长盖打开到预定的位置来扩大对窗玻璃的遮盖面;
所述盖板也称为门页,即延长门页可滑动地套接于上层门页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伟文,未经张伟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904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行李箱门安装支架
- 下一篇:车载前置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