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预测的三维片上网络动态频率调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93055.6 | 申请日: | 2016-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91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彭元喜;海月;雷元武;郭阳;鲁建壮;李勇;田甜;王建之;贾宝东;舒雷志;张松松;朱保周;张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5/78 | 分类号: | G06F15/78;G06F1/2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周长清 |
地址: | 410073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砚瓦池正街47号***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预测 三维 网络 动态 频率 调整 方法 | ||
1.一种基于预测的三维片上网络动态频率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S1:对三维片上网络进行系统分区;将整个系统分成若干区域,每一个区域称为频率调整区;
S2:对三维片上网络的系统温度进行预测;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采集每个分区的每个处理节点的输入功率和实时温度的数据信息,对下一时刻节点的温度进行预测计算,并根据预测结果是否超过阈值温度而产生温度过高信号或者是复位信号;
S3:对三维片上网络的频率进行调整;接收温度预测信号之后,对不同分区进行相应的频率调整措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预测的三维片上网络动态频率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在一个区域内部各个节点使用同一个时钟信号,属于不同区域的节点使用不同的时钟信号,不同的区域的时钟信号采用相同或不同的时钟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预测的三维片上网络动态频率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分区的原则为采用等分区域划分方式,或采用不等分区域划分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预测的三维片上网络动态频率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各个区域之间的数据通信通过异步FIFO完成,所述异步FIFO为双端口双时钟结构的异步FIFO,每个端口在相应的时钟控制下进行数据贮存与传输,两个时钟分别与FIFO连接的两个分区的时钟频率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基于预测的三维片上网络动态频率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根据预测信号以及来源区域进行判断,对温度过高区域做出降频处理,对温度正常区域做出保持原频率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预测的三维片上网络动态频率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几种调整方式:
(a)当仅仅接收到一个分区的调整信号时,仅仅降低这个收到调整信号分区的时钟频率,直至收到复位信号才将该分区的时钟频率恢复到初始值;
(b)当接收到少数几个分区的调整信号时,降低这些收到调整信号分区的时钟频率,直至收到复位信号才将相应分区的时钟频率恢复到初始值;
(c)当接收到全部分区的调整信号时,降低所有收到调整信号分区的时钟频率,进行全局式频率调整,直至收到复位信号才将相应分区的时钟频率恢复到初始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基于预测的三维片上网络动态频率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通过获取节点的输入功率以及当前的实时温度,计算出下一时刻系统中节点的温度;若节点预测温度超过一特定温度T,就将该信息传递到频率调整模块,为后续的动态频率调整做准备;若节点预测温度没有超过该特定温度,就传递复位信息给频率调整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9305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