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串行处理的硫化物信息提取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93735.8 | 申请日: | 2016-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42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王阔;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62 | 分类号: | G06T7/62;G06T7/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300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串行 处理 硫化物 信息 提取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串行处理的硫化型加氢催化剂中硫化物形态信息的提取方法、装置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硫化型加氢催化剂的灰度图像,灰度图像中包含有催化剂中的硫化物的灰度图像信息;对灰度图像进行预处理,获取只包含硫化物的目标图像;根据目标图像进行线性拟合,获取与目标图像中的硫化物对应的几何线段;根据获取的几何线段的长度确定目标图像中的硫化物片晶的长度;和/或,根据获取的几何线段之间的空间位置分布关系,得到目标图像中的硫化物片晶片层数目的分布状况;当对至少一幅硫化型加氢催化剂的灰度图像进行硫化物形态信息提取时,采用串行处理方式进行处理。本发明能够解决因采用人工操作而带来的效率低下,准确性不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串行处理的硫化型加氢催化剂中硫化物形态信息的提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的重要任务之一是通过加氢反应将低品质、高杂质含量高干点的大分子的原油或其预处理馏分油进行加工,以生成高品质、低杂质含量、高附加值的各类馏分油产品及下游石油化工产品的原料。可以说加氢技术是现代炼油领域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加氢技术的核心是加氢催化剂。
加氢催化剂催化性能的优劣直接取决于加氢催化剂活性相的结构。因此,对于加氢活性相的表征和度量是近现代催化剂研究领域最为重要的方向。针对加氢催化剂活性相的结构,许多学者先后提出十余种理论模型,影响相对较大的有单层活性相模型、插入模型、接触协同模型、Rim-Edge模型等。其中目前认为影响最广泛的一种模型是 Topsoe提出的Co—Mo—S模型。该活性相分为单层也称为I型Co—Mo —S硫化物活性相模型以及多层也称为II型Co—Mo—S硫化物活性相模型。近现代的研究认为II型硫化物活性相每个活性中心具有较高的活性。因此,目前的催化剂制备技术中在硫化过程中侧重载引入助剂的条件下进行II型硫化物活性相的制备。
硫化物活性相的重要性导致了对制备的硫化型催化剂对应的硫化物形态的表征和度量十分关键。对于硫化物活性相的诸多表征方式中,以近现代的电子显微镜技术最为直观。尤其是对于透射电镜而言,其所观察到的硫化物片晶长度以及硫化物片晶层数往往可以直接与相关的活性相理论进行关联。因此,对于透射电镜中硫化物图像信息的观察,统计和分析往往是表征一种加氢催化剂活性优劣的重要判据之一。
但是,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目前对于加氢催化剂电子显微镜图像信息的观察、统计和处理有如下一些缺点和局限性:
目前对硫化物片晶长度或硫化物片晶层数的识别和统计工作均由研究人员手工执行。由于该项工作的任务量比较大,而人工操作的效率又较为低下,从而不但耗时耗力,而且也会影响统计工作的时效性。另外,由于工作人员主观因素的存在,使得针对同一催化剂的电子显微镜图像,不同的工作人员获取的统计结果往往相差较大,从而也无法保证统计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串行处理的硫化型加氢催化剂中硫化物形态信息的提取方法、装置及系统,本发明能够解决目前因采用人工操作而带来的效率低下,准确性不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串行处理的硫化型加氢催化剂中硫化物形态信息的提取方法,包括:
获取至少一幅硫化型加氢催化剂的灰度图像,所述灰度图像中包含有催化剂中的硫化物的灰度图像信息;
对所述灰度图像进行预处理,获取只包含所述硫化物的目标图像;
根据所述目标图像中的硫化物对应的像素点坐标进行线性拟合,获取与所述目标图像中的硫化物对应的几何线段,所述几何线段的长度及分布信息表示对应硫化物的形态信息;
根据获取的几何线段的长度,确定所述目标图像中的硫化物片晶的长度;
和/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937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