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94972.6 | 申请日: | 2016-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7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梁振普;张小霞;刘雅静;张俊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63/00 | 分类号: | A01N63/00;A01N47/34;A01N25/04;A01P7/04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1109 | 代理人: | 张春,王晓丽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蓝 夜蛾 核型 多角体 病毒 杀虫 悬浮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悬浮剂,其特征在于:包括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原粉、γ-聚谷氨酸、稳定剂、表面活性剂、增效剂、光保护剂、分散剂和水,其中:
所述γ-聚谷氨酸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悬浮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1-1.0%;
所述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悬浮剂中的浓度为5-40亿PIB/ml;
所述稳定剂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悬浮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2-5wt%;
所述表面活性剂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悬浮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5-10wt%;
所述增效剂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悬浮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1-0.5wt%;
所述光保护剂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悬浮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01-0.1wt%;
所述分散剂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悬浮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1-2wt%;
其余为无菌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悬浮剂中的浓度为20-40亿PIB/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甘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效剂为昆虫生长调节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生长调节剂为灭幼脲、氟虫脲、氟铃脲、氟啶脲、除虫脲、抑食脲、虫酰脲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保护剂为芳香族氨基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族氨基酸为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聚丙烯酸钠、亚甲基双萘磺酸盐、烷基氨基牛磺酸盐、聚乙烯醇、三聚磷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将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原粉与增效剂混合,然后依次加入稳定剂、表面活性剂、光保护剂、分散剂、灭菌水,混合均匀,得到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悬浮剂;
(2)向步骤(1)中的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悬浮剂中加入γ-聚谷氨酸,混合均匀,得到本发明的含有γ-聚谷氨酸的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悬浮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业大学,未经河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9497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