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Nay 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00287.3 | 申请日: | 2016-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51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宇;张书明;余丰;夏骥;贺健;贺诗阳;曾诗蒙;张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试基地 |
主分类号: | H01M4/505 | 分类号: | H01M4/505;H01M4/525;H01M4/58;H01M10/36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郑优丽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na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NayNixMn1‑xO2结构富钠层状化合物正极的水系储能电池,所述水系储能电池由正极片、负极片、隔膜及具有离子导电性的水系电解液组成,所述正极片包括质量百分比为60~85wt%的正极活性物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通式为NayNixMn1‑xO2,其中0<x≤0.5,0.44≤y≤0.67。本发明采用可脱嵌钠(锂)离子、低成本的NayNixMn1‑xO2结构富钠层状化合物作为正极活性材料应用在水系电池中,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水系储能电池体系。该体系具有较高的电压平台,比能量高,绿色环保,安全无污染等优点,可以为大规模储能提供一种价格低廉、环保安全的电化学储能体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系储能电池,属于二次电池领域,也属于能源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新能源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化石能源和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使关注点转为风能、太阳能等这些可再生资源。然而,太阳能和风能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具有间歇性、不稳定和不可控等特点,需要开发和建设配套的电能储存装置来保证发电、供电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大规模储能技术是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和智能电网的关键。
目前,大规模储能技术存在多种技术路线,如铅酸电池、液流电池、钠硫电池以及锂离子电池等,它们都曾被考虑作为可能的电网储能设备。然而这些电池体系存在成本高昂、资源有限、长期循环寿命差、安全性差等固有缺陷,无法满足实际需要。近年来,水系可充钠(锂)离子二次电池体系得到了极大的关注,该体系采用水溶液为电解液,成本低廉,安全性高,具有明显的环保优势,属于绿色环保的新型电池,必将成为未来新能源储能领域重点发展和支持的新型绿色电池体系。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328818C公开了一种混合型水系锂离子电池,其正极材料采用LiMn2O4、LiCoO2、LiCo1/3Ni1/3Mn1/3O2等富锂化合物,负极则采用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炭或介孔碳,该电池体系的正负极材料价格昂贵,且负极活性炭的比容量较低。专利CN105322241A则采用了磷酸钛钠作为负极材料,而正极材料仍选用富锂化合物LiMn2O4,虽然降低了负极材料的成本,但昂贵的正极材料依然严重制约着水系电池的发展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水系储能电池正极材料的成本问题,提供一种由正负极均为可脱嵌钠(锂)离子的含钠材料组成的水系储能电池。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富钠层状化合物正极的水系储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系储能电池由正极片、负极片、隔膜及具有离子导电性的水系电解液组成,所述正极片包括质量百分比为60~85wt%的正极活性物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通式为NayNixMn1-xO2,其中0<x≤0.5,0.44≤y≤0.67。
本发明采用可脱嵌钠(锂)离子、低成本的富钠层状化合物NayNixMn1-xO2(0x≤0.5;0.44≤y≤0.67)作为正极活性材料应用在水系电池中,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水系储能电池体系。在充电过程中,钠离子从正极脱出至电解液,电解液中的钠离子又嵌入负极中,储存电子,放电过程中,从正极脱出的部分钠离子又嵌入到正极,同时电解液中部分锂离子也嵌入到正极,负极中嵌入的钠离子则脱出到电解液中,释放电子。该体系具有较高的电压平台,比能量高,绿色环保,安全无污染等优点,可以为大规模储能提供一种价格低廉、环保安全的电化学储能体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试基地,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试基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002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