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隧道式微波加热装置脱水聚合水玻璃胶凝材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01311.5 | 申请日: | 2016-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8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奎浩;吴金洁 |
主分类号: | B28B11/24 | 分类号: | B28B11/24;C04B28/00;C04B22/08;C04B18/08;C04B18/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94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玻璃胶 脱水 微波加热装置 聚合反应 隧道式 微波辐射 聚合 材料聚合物 制品模具 拌合物 传统的 耐水性 浇注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隧道式微波加热装置脱水聚合水玻璃胶凝材料的方法,用微波辐射促进水玻璃胶凝材料的脱水聚合反应,使其在较短时间内反应生成用传统的其他方法无法达到的高性能水玻璃胶凝材料聚合物。具体操作方法是:把水玻璃胶凝材料拌合物事先浇注到所需制品模具内,使其按照一定的速度通过隧道式微波加热装置,利用微波辐射促进水玻璃胶凝材料的脱水聚合反应,达到提高制品耐水性和机械强度、缩短水玻璃胶凝材料脱水聚合反应时间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玻璃胶凝材料脱水聚合反应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隧道式微波辐射加热装置促进水玻璃胶凝材料脱水聚合反应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玻璃胶凝材料如水玻璃激发粉煤灰为主的、水玻璃激发矿渣微粉为主的、水玻璃激发偏高岭土为主的,其制品的强度有限,且耐水性较差,很难在建材领域得到大范围推广和应用。如何提高水玻璃胶凝材料耐水性和机械强度一直是困扰这一行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隧道式微波辐射加热装置促进水玻璃胶凝材料脱水聚合的方法,解决了制品机械强度差、耐水性差的难题,并大幅缩短水玻璃胶凝材料脱水聚合反应时间。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在水玻璃胶凝材料制品生产车间安装隧道式微波辐射加热装置,使待聚合的水玻璃胶凝材料制品依次按照一定的速度通过微波加热隧道完成脱水聚合反应。
1.所述的隧道式微波加热装置包括隧道外罩、微波加热腔、除湿排风系统、隧道内物料传输系统、电源及功率控制系统、测控温系统、微波抑制安全系统。
2.所述的水玻璃种类包括:液体水玻璃、固体水玻璃;其化学名称包括硅酸钠水玻璃、硅酸钾水玻璃、固体硅酸钠、固体偏硅酸钠、固体硅酸钾。
3.所述的水玻璃胶凝材料由水玻璃和粉煤灰、矿渣微粉、黏土、偏高岭土、空心陶粒、膨化珍珠岩颗粒、石英沙、玄武岩纤维、玻璃纤维网格布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水玻璃作为一种水溶性硅酸盐在胶凝材料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其特点是生产能耗较低,应用时无粉尘污染。水玻璃加粉煤灰、高炉矿渣等组成的胶凝材料,可以极大地消化工业废料。美中不足的是,其制品较低的强度和较差的耐水性制约着应用领域及其发展。本发明用微波辐射促进水玻璃胶凝材料的脱水聚合反应,大大缩短体系反应时间,大幅提高制品的机械强度和耐水性,使制品达到近乎陶瓷或玻璃体的强度。本发明将为目前的水玻璃胶凝材料体系另辟蹊径,大幅提高产品性能和生产速度,给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1
在水玻璃胶凝材料制品生产车间安装隧道式微波辐射加热装置,使待聚合的水玻璃胶凝材料制品连同模具依次按照一定的速度通过微波辐射隧道进行脱水聚合反应。
实施例2
在水玻璃胶凝材料制品生产车间安装隧道式微波辐射加热装置,使已经固化的水玻璃胶凝材料制品连同模板依次按照一定的速度通过微波辐射加热隧道进行微波环境下的脱水聚合反应。
实施例3
水玻璃胶凝材料各组分质量配合比(1):
水玻璃胶凝材料各组分质量配合比(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奎浩;吴金洁,未经任奎浩;吴金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013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