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空调系统的冷媒的方法、装置和空调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02908.1 | 申请日: | 2016-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4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分类号: | F24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张永明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空调 系统 冷媒 方法 装置 空调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系统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检测空调系统的冷媒的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系统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系统连接部分不可避免的存在微漏的情况,最终导致系统冷媒不足,制冷量下降,甚至会出现爆炸等恶劣情况出现。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空调系统的冷媒的方法、装置和空调器,以至少解决无法准确确定空调系统的冷媒是否充足,在冷媒不足的情况下,制冷量会下降,从而会导致空调系统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空调系统的冷媒的方法,包括:启动压缩机工作,检测空调系统的第一类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其中,第一类参数至少包括:空调系统的蒸发器的管路温度;如果空调系统的第一类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调整空调系统的电子膨胀阀,并继续监测蒸发器的管路温度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如果监测到蒸发器的管路温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保持电子膨胀阀调整后的开度,并调整空调系统的压缩机的频率至预定频率;以及在压缩机按照预定频率工作的过程中,检测空调系统的第一类参数是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如果检测到空调系统的第一类参数满足第三预设条件,则确定空调系统中存在缺少冷媒的故障。
进一步地,管路温度包括:蒸发器的输入管温度和输出管温度,第一类参数至少还包括如下至少之一:压力传感器对应的饱和温度,以及空调系统的外机压力。
进一步地,在检测空调系统的第一类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控制压缩机以第一频率运行达到第一时间的过程中,如果检测到压力传感器的饱和温度小于等于室外环境温度,确定空调系统中存在缺少冷媒的故障。
进一步地,检测空调系统的第一类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包括判断空调系统的第一类参数是否满足如下条件至少之一:蒸发器的输出管温度是否大于第一温度值,其中,第一温度值为回风温度与设定值的差值;蒸发器的输出管温度与蒸发器的输入管温度之差是否大于第一设定值;外机压力是否小于等于预定压力。
进一步地,调整空调系统的电子膨胀阀,并继续监测蒸发器的输入管温度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包括:将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关小预定步数,在控制压缩机运行达到第二时间的过程中,监测蒸发器的输入管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二温度值;或将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关小预定步数,在控制压缩机运行达到第二时间的过程中,如果监测到蒸发器的输入管温度大于第二温度值,则调整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并监测蒸发器的输入管温度是否大于等于第三温度值。
进一步地,在调整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之后,控制压缩机保持运行预定时长,并在达到第三时间的过程中,监测蒸发器的输入管温度是否大于等于第三温度值。
进一步地,检测所述空调系统的第一类参数是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包括检测空调系统的第一类参数是否满足如下条件至少之一:在控制压缩机以预定频率运行达到第四时间的过程中,检测压力传感器的饱和温度是否小于等于室外环境温度;在控制压缩机以预定频率运行达到第四时间的过程中,判断空调系统的第一类参数是否满足如下条件至少之一:判断蒸发器的输出管温度是否大于等于第一温度值,蒸发器的输出管温度与蒸发器的输入管温度之差是否大于等于第二设定值,外机压力是否小于等于预定压力。
进一步地,确定所述空调系统中存在缺少冷媒的故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空调系统的停机次数小于预定次数,控制压缩机停机预定时间后自动恢复运行,清除故障信号;否则,如果空调系统的停机次数累计达预定次数,控制压缩机停机且无法自动恢复运行。
进一步地,如果空调系统的第一类参数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或如果监测蒸发器的输入管温度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或如果检测到空调系统的第一类参数不满足第三预设条件,则退出检测空调系统中是否存在缺少冷媒的工作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029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