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乳酸3D打印线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07042.3 | 申请日: | 201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1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熊凯;袁志敏;蔡彤旻;黄险波;曾祥斌;焦建;苑仁旭;钟宇科;卢昌利;杨晖;麦开锦;董学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万通化工有限公司;天津金发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4 | 分类号: | C08L67/04;C08L83/04;C08K5/20;B29C47/00;B33Y7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53 | 代理人: | 伍嘉陵,彭玲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酸 打印 线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乳酸3D打印线材,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
(a)聚乳酸99.0~100份;
(b) 润滑剂 0~1.0份;
其中,该聚乳酸3D打印线材的结构满足如下关系式:
365℃≤Tx≤385℃ 且80℃≤Tm-Tg≤115℃,
其中,Tm为熔点,Tg为玻璃化转变温度,Tx为最大失重速率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乳酸3D打印线材,其特征在于,熔点Tm的测试方法:DSC测试,样品先以10℃/min的升温速率从30℃升温到220℃,并在220℃保持3min以消除热历史,然后以10℃/min的速率降温至30℃,再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220℃,得到样品的第二次熔融曲线,选取此曲线熔融峰值即为熔点;
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测试方法:在德国Netzsch公司的DSC204热分析仪上进行,用氮气保护,质量为5±1mg的样品先以10℃/min的升温速率从30℃升温到160℃,并在160℃保持3min,然后以20℃/min的速率降温至-110℃,再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150℃;样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取自第二次升温的曲线,以拐弯处的外延线与基线交点作为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值;
最大失重速率温度Tx的测试方法:采用NETZCH公司的TG209型热重分析仪,在氮气气氛下测定树脂的热失重曲线,DTG曲线的峰顶温度为最大失重速率温度Tx;选择升温速率为1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乳酸3D打印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3D打印线材的结构满足如下关系式:
370℃≤Tx≤380℃ 且95℃≤Tm-Tg≤110℃,
优选的,所述聚乳酸3D打印线材的结构满足如下关系式:
372℃≤Tx≤378℃ 且98℃≤Tm-Tg≤107℃,
其中,Tm为熔点,Tg为玻璃化转变温度,Tx为最大失重速率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聚乳酸3D打印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的熔体流动速率在190℃ 、2.16kg载荷条件下为2 g/10min-8g/1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聚乳酸3D打印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选自硬酯酰胺、油酸酰胺、芥酸酰胺、硬脂酸锌、金属皂的高分子复合酯、乙撑双硬脂酰胺、聚乙烯蜡、硅酮类润滑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聚乳酸3D打印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3D打印线材在拉线挤出速度为40Kg/h,挤出线材线径为1.75cm时,线材线径极差≤0.12cm,线材线径相对偏差<5%。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聚乳酸3D打印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乳酸和润滑剂按重量份数混合均匀后投入双螺杆挤出机中,于160℃-180℃挤出、造粒,得到组合物;
(2)将步骤(1)得到的组合物在单螺杆挤出机上进行拉线,控制水槽温度为40℃~60℃之间,即得聚乳酸3D打印线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聚乳酸3D打印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水槽分为两段水槽,控制第一段水槽温度为40℃-50℃,控制第二段水槽温度为5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万通化工有限公司;天津金发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万通化工有限公司;天津金发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0704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